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
  

 答案網(wǎng)首頁 | 知識點首頁 | 語文知識點 | 數(shù)學知識點 | 英語知識點 | 歷史知識點 | 政治知識點 | 物理知識點 | 化學知識點 | 生物知識點 | 地理知識點 | 知識點梳理
 欄目類別:知識點 >> 高中 >> 歷史

梁啟超《變法通議》

更新時間:2016/7/26 17:37:00  手機版

  《變法通議》主要內(nèi)容:

  論證中國社會變則存,不變則亡;只有改良現(xiàn)行的腐朽官官僚體制和科舉取士制度,興辦新式學校培養(yǎng)變法人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制度的弊端,維護清朝的政治統(tǒng)治。本書是近代中國最為系統(tǒng)全面的向國民宣揚維新變法主張的著作,從理論上深入闡述了維新變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種、保國、保教的作用,成為晚清政壇上名聲最大的宣傳著作,是維新變法時期宣傳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幟。

  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年),廣東新會縣茶坑村人,祖父和父親都是封建文人,出身于和資產(chǎn)階級有聯(lián)系的地主家庭,15歲時,受業(yè)于阮元在廣州創(chuàng)辦的學海堂,17歲考中舉人。

  1890年,他到北京參加會試開始看到《瀛環(huán)志略》和江南制造總局翻譯的書籍,初步接觸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

  1891年,他就學于康有為,接受維新思想的影響。

  1895年,他在北京協(xié)助康有為發(fā)起“公車上書”,組織強學會。

  1896年,他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fā)表《變法通議》,編輯《西政叢書》。第二年,他到湖南,擔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在他和譚嗣同的努力下,湖南的變法運動迅速開展。

  1898年入京,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變法失敗后,他逃往日本,主編《清議報》,后又創(chuàng)辦《新民叢報》,鼓吹君主立憲,反對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但是他介紹西方資產(chǎn)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對當時知識界有較大的影響。

  1907年,他在東京成立政聞社。辛亥革命以后,他回國,糾集立憲派、;庶h徒組成進步黨,擁護袁世凱,并出任袁政府司法總長。

  1916年,他與蔡鍔聯(lián)合反袁。8月,他組織憲法研究會,依附于段祺瑞,出任段政府財政總長。

  1920年,他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鼓吹孔孟之道。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他的著作編為《飲冰室合集》。

 下一篇:維新變法思想
 初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高中歷史知識點推薦
CopyRight @ 2018   知識點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