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家里收藏了很多
書,可是偏僻處卻有一個“書蟲”,自從有了這個“書蟲”之后,這些書就開始一本一本地被他啃掉。
爸爸、
媽媽看了之后,不僅不
生氣,反而還非常
高興,你說怪不怪?
我們家的“書蟲”
認識很多字,他的最
大愛好就是啃書,只要啃起書來常常飯都不吃。有一次,爸爸加班,而媽媽又急著去單位,所以做好了飯之后,媽媽就走啦。臨走的時候,媽媽告訴“書蟲”別忘了吃飯?墒牵@個“書蟲”
看書看得昏天暗地,一直到媽媽回來,他還沉浸在書中難以自拔。媽媽心疼地說:“你怎么能這樣呢?”可是,他聽了之后卻說道:“這書就是我的飯,我已經吃了很多,怎么還會餓呢?”媽媽將他的書藏起來,他每次都能夠聞到書的油墨香,所以每次都能夠找到。索性媽媽也就不藏啦。
有一次,媽媽給他帶回來了一本非常好看的
童話故事,
希望他能夠在放假的時候讀,可是誰知這個“書蟲”竟然兩天就啃完了。而且還能將內容詳細地說出來,爸爸、媽媽驚奇得不得了。還有更吃驚的是,
過年的時候,
爺爺給了他一百元的
壓歲錢,本以為他會買一些
零食吃,可是誰也想不到他跑到書店買回來一大堆書。
回家后,他就急忙地投入了書的懷抱。
這個“書蟲”真是愛書如命啊。他如今已經讀了一百多本書,家里的書架已經擺得滿滿。雖然,他只有四年級,卻在
讀書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他還是
班級的讀書標兵呢?聰明的你一定知道這個“書蟲”是誰了吧。沒錯的,就是我。我就是家里的“書蟲”,當“書蟲”我很
快樂!
點評 這篇文章作者構思巧妙,采用設置懸念的
手法,吸引讀者,直到結尾才告訴讀者,
原來自己就是書蟲,讓讀者恍然大悟。作者選取了幾個典型的事件進行描寫,使用了比喻等修辭手法,通過動作和心理的描寫,寫出了書蟲對書的喜愛之情。能夠做到詳略得當,結尾能夠呼應標題,點明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