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
我又端坐在
家門口,和往昔的
中秋節(jié)一樣,一面品賞著口中甜
美的
月餅,一面靜待著那一輪皎皎圓月的升起。
廣闊的田野
改變了以往的
寂靜,村子里變得
熱鬧起來。絢爛的
煙花在
夜晚的天幕中綻開了
微笑的容顏,我站在
天空下助威吶喊,頗有點“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的
味道。
隨著一聲聲的
鞭炮齊鳴,伴著一縷縷的蕭瑟秋
風(fēng),一輪圓月從東邊的
山谷上緩緩升起,正如東坡所言,“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之間”。此時眼前雖沒有“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的壯觀
美景,但亦能
感受到月光所帶來的絲絲
溫暖。
在
月亮慢慢向南移動的同時,滿天星斗們也露出了它們璀璨的光芒,好像要與月光共舞似的。萬千的星斗圍繞著那輪明月,無限的星光襯托出她優(yōu)美的舞姿。在夜幕下,我感受到了她不同于一般的美:這種美,是清新的,是純潔的,是淡雅的。試問,這超凡脫俗的美,又豈是李太白筆下的“瑤臺鏡”“白玉盤”所可比擬的?
雖說月夜無限
美好,但在這中秋之夜里,皓月當(dāng)空下,不免讓人產(chǎn)生一些悲傷之情。
父親離開家中出國打工已有四載,中間雖也曾回鄉(xiāng)幾次,卻都只是小聚,不到幾日便又出國。每次歸鄉(xiāng)都是那般不盡人意,更不說什么在月光下促膝長談。如今,還未下班的他,是否能和我千里共賞這輪嬋娟?我悲傷地仰望青天,懷著無限的
思念,責(zé)怪道:月啊月,你怎么偏偏要在人們分離之時團圓?
月圓之夜,雖然有悲情,但更容易產(chǎn)生美好的
遐想。月亮是滿天星辰中被人們賦予
神話色彩最濃厚的一個。它被中國古代文人描繪成一座金碧
輝煌而高聳入
云的“瓊樓玉宇”,據(jù)說這里面還居住著三位神仙:奔月的嫦娥、搗
藥的玉兔、伐桂的吳剛,他們一同組成了這座
神秘的月宮。其中最讓古今文人惦記的還是那位據(jù)說有著閉月羞花般容貌的廣寒仙子嫦娥。她因貪圖富貴、偷吃仙藥而被永世囚禁在月宮之中。唐人李商隱有詩嘆道:“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彼圆⒎遣粺o道理。其實嫦娥
本心并不壞,只因一念之差,才鑄成終生之恨。如今,望著皎潔的明月,我在想,她是否已和丈夫后羿團聚在
一起?
時光如流水,不知不覺間,人已有些疲倦,乍一看
手表,已然是八九時許。我搬回椅子,關(guān)上房門,靜靜地入睡了。在
夢境里,依然能朦朧地
看見,那一輪明月的光芒籠罩著大地,映照出人間的
正義、博
愛與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