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和
我有關(guān),初聽有些莫名其妙,何謂“和我有關(guān)”?和我有關(guān),其實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責任,在這個“權(quán)力是我的,義務(wù)是他人的”時代里,又有多少人會去履行
自己的責任?
一位公交車司機在行車途中突發(fā)心臟病,在
生命的最后一分鐘內(nèi),他做了最后三件事:拉下
手閘,打開車
門,拔下
鑰匙,讓所有乘客
安全下車,隨后便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他叫黃志全,所有大連人都記住了他,只
因為他有生命捍衛(wèi)了自己的職責。
無獨有偶,武漢市一座叫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
歲月中度過了80年春秋,80年后的一天,大樓的居民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的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系本事務(wù)所于1916年所設(shè)計,設(shè)計年限80年,現(xiàn)已超期服役,敬請業(yè)主注意!倍潭痰膸拙湓,卻讓我們
感受到了
溫暖,感受到了責任的
力量。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責任并不需要什么可歌可泣的事情方能彰顯出來: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太多的事例告訴我們責任只在一舉手一投足間,它甚至只是把一張?zhí)羌埵捌鹑舆M垃圾箱之類的“瑣事”,但這(刪)就是這種“瑣事”又有多少人愿意做?很多人不屑一顧去做這種輕如鴻毛的
小事,
希望通過做一件大事來證明自己的責任心,殊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魯迅先生說過“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
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guān)!鼻耙欢
時間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了一個人們話題。很多人表示不會扶,會
幫忙叫醫(yī)生,看似合理,但我要說,應(yīng)該扶。正如那句經(jīng)典的臺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扶起老人,不僅是一項傳統(tǒng)
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昔日梁啟超先生有言“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
少年”,在當今這個時代,責任已早已不僅在我少年身上了,大到國
家,民族,小到個人,都應(yīng)該肩負起身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