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幕,讓我傷感
流年似水,似水流年,歲歲光陰,悠悠我心。——題記
炊煙不見,人兒已遠去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端午節(jié)那天,我踏著清晨可愛的露水,帶著欣喜的心情從學(xué);氐郊,原以為粽子香會彌漫整個天空,可映入眼簾的那縷煙卻若隱若現(xiàn)。而坐落在云霧下的磚房兀自立著,門前荒草萋萋,顯得沒有一絲生氣和煙火氣。只見我80歲的奶奶獨自顫顫巍巍地走出來,對,只有奶奶自己。那一刻我知道爸爸媽媽已經(jīng)外出打工。為什么?我在心里質(zhì)問,爸爸媽媽,你們?yōu)槭裁匆h去?為什么只留下高齡孱弱的奶奶在家等我?難道打工掙錢就那么重要嗎?難道除了外出打工就沒有別的活路了嗎?
我默默地放下書包,靜靜地坐在門前的臺階上,不知什么時候淚水已打濕了雙頰。
河水不凈,魚兒在哭泣
整理好心情,放眼望去,曾經(jīng)清澈見底的小河如今已渾濁不堪,曾經(jīng)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的水紋如今也見不到了,也看不見魚兒露出水面吐泡泡了;只見它們一躍一躍地朝水面上翻騰,想要躍向天空。但我知道它們不是在嬉戲,它們是想要逃離這個骯臟的地方,它們在哀怨!
河水被污染,魚兒在哭泣!這一幕,是多么讓人傷感!
樹木被伐,鳥兒何處去
我想看到的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將山覆蓋,我想聽到鳥兒鳴叫的聲音;可我見到了令我傷感的情景:山兒的衣服破了,破得不可修補!鳥兒孤獨地站在光禿禿的山坡上,不住地哀鳴著,仿佛在為逝去的樹兒哀悼,又仿佛在召喚它們醒來!
樹木被伐,鳥兒該往何處去?這是多么讓人悲凄!
人兒離去、河水渾濁、樹木被伐,這一幕幕讓人傷感的場景,何時才能回歸我向往的畫面啊?
【名師點評】1.針砭時弊,立意深刻。文章選取了三個表現(xiàn)社會現(xiàn)實的畫面,反映了當(dāng)今社會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問題、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問題,視角敏銳、獨特,讓人稱贊!
2.活用修辭,感染力強。文中多用反問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第一段,強烈地表達了對父母外出打工只留下“我”和80歲高齡的奶奶在家的傷感和不滿。第二、三個片段多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河水污染后魚兒的哀怨和樹被砍伐后鳥兒的悲凄。
3.層次清晰,主題鮮明。文章用了三個小標(biāo)題:“炊煙不見,人兒已遠去”“河水不凈,魚兒在哭泣”“樹木被伐,鳥兒何處去”,不僅使文章層次清晰,同時畫面和主題也都很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