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補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題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與朱泚同里閑,少相狎近,泚為幽州節(jié)度使,奏署幕府。 廷玉有沈略,善與人交,內外愛附。泚多所叩咨,數(shù)遣至京師。當是時,幽州兵最強,財雄,士驕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禮法。廷玉間語泚曰:“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及子孫者。公南聯(lián)趙、魏,北奚虜,兵多地險,然非永安計,一日趙、魏反噬,公乃沸鼎魚耳。不如奉天子,鏟多難,可勒勛鼎彝,若何?”泚善之。廷玉陰欲耗其力,則諷泚出金幣禮士,又勸歸貢賦助天子經(jīng)費,獻牛馬系道。因勸泚入朝,泚將聽,諸校怒,縛廷玉辱之,廷玉無橈辭,泚不忍殺,囚歲余出之,謂曰:“而亦悔乎?”廷玉曰:“導公為逆即悔,勉公以義何悔為?”復縶滿歲,問曰:“能省過否?不爾,且死。”對曰:“不殺我,公得名。殺我,吾得名!睕伈荒芮,待如初。 又有硃體微者,亦泚腹心。廷玉有建白,體微輒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稍革。泚內畏弟滔逼己,滔亦勸泚入朝,乃以軍屬滔。廷玉、體微共白泚:“公入朝為功臣首,后務至重,須誠信者乃可付。滔雖大弟,多變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禍也。”泚不聽。二人隨泚到朝,德宗為太子時,知廷玉名,及見,禮眷殊渥。泚統(tǒng)幽州行營為涇原鳳翔節(jié)度使,詔廷玉以大理少卿為司馬,體微為要籍。 滔有請于泚,或不順,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悅,浸傲肆自用。左右有惡廷玉者,妄云:“素毀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體微和之!碧媳硌远穗x間骨肉,請殺于有司。亦遺泚書云云。泚恚滔奪其軍,不從。會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泚亦白發(fā)其書,乃歸罪于二人,貶廷玉柳州司戶參軍、體微南浦尉以慰滔。滔使諜伺諸朝,曰:“上若不殺廷玉,當謫去,得東出洛,我且縛致麾下支解之。”將行,帝勞廷玉曰:“爾姑行,為國受屈,歲中當還!蓖⒂裰了{田驛,人白左巡使鄭詹:“商于道險,不可往!闭沧肥冠呬P。廷玉告子少誠、少良曰:“我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敗于將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東都,。此殆滔計,吾不可以辱國”比至靈寶,自投于河。 宰相盧杞方疾御史大夫嚴郢,欲逐之,得廷玉死狀,即抵詹死,而斥出郢。帝閔廷玉忠,歸其柩,厚賻之。李晟平朱泚,少誠等適終喪,晟表丐追贈廷玉。并官二子。而帝方招來滔,寢其奏,遂已。(《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八·忠義下》) 下列對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廷玉間語泚 間:私下 B、而亦悔乎 而:你 C、泚不能屈 屈:屈服 D、而帝方招來滔 來:安撫 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直接表明蔡廷玉“有沈略”和“忠”的一組是( ) A、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禮法。 詔廷玉以大理少卿為司馬 B、諸校怒,縛廷玉辱之,廷玉無橈辭 此殆滔計,吾不可以辱國 C、如假以兵,是嫁之禍也 比至靈寶,自投于河 D、欲裂其壤,使不得桀 歸其柩,厚賻之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幽州的軍隊最強大,財力雄厚,將士驕橫,每天總想吞并別人,不知道上下間應當有的禮法。針對這種情況,深謀遠慮的蔡廷玉暗中想消耗朱泚的力量,就勸朱泚拿出金銀財物來禮待士人,又勸朱泚進獻貢賦以助天子的費用,因而進獻的牛馬在路上絡繹不絕。 B、又有一個叫朱體微的人,也是朱泚的心腹。每當蔡廷玉有建議時,朱體微就想方設法阻撓他,所以朱泚更加相信朱體微,朱體微的桀驁之氣稍有改變。 C、朱滔向朱泚有所請求時,有不合理法時,蔡廷玉就要批評他,使他遵循舊有的律法。 D、適逢朱滔在幽州反叛,德宗出示朱滔的奏表,而朱泚也披露了朱滔來信的內容,于是歸罪于蔡廷玉、朱體微二人,貶蔡廷玉為柳州司戶參軍、朱體微為南浦縣尉來安慰朱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