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如何讓高中地理課堂成為師生共同的舞臺

更新時間:2017/2/12 21:59:00  瀏覽量:3384

  摘要:觀念是行動的靈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程繁多、學業(yè)繁重的高中階段,如何讓學生能夠輕松高效地走進地理世界成為了教師需要長期探討的問題。一名成功的地理教師不止于對地理知識的闡述和傳遞,不止把地理圖形灌輸?shù)綄W生的大腦中,更是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形成嚴謹?shù)乃季S邏輯。

  關鍵詞:高中地理;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

  觀望大部分的教學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老師往往扮演了表演者的角色,而學生只是充當了聽眾或者配角的角色,因此學生基本都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狀態(tài),缺乏自主學習精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習"。所以在理想的教學中,課堂應當是師生互相交流、共同發(fā)展的雙向活動,那么問題來了,老師應當如何做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如何活躍課堂氣氛使之成為師生之間的共享會?

  1.疑為思之始,課前兩問,激發(fā)學生思考

  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課堂,使其參與思考。在老師與學生共同探討高中地理問題的過程中,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和重點提出問題,激勵并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或者提出看法,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促使其獲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和途徑。高中地理教材上其實有很多讀圖思考,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有價值的問題去激發(fā)學生的熱情,營造課堂氣氛。從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看,我們提出的問題不宜過淺,過淺無法激起學生的征服欲,與學生的交流中我也常聽他們說每完成一道難題時,總會產(chǎn)生莫大的成就感,這就說明問題的解決可以激起學生的興奮感。當然我們提出的問題也不能過深,課前引入的問題主要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時間就不宜太長。

  比如:"地球的運動"中我們可以提問學生:學校標準田徑場走向是南北方向還是東西方向?為什么?對學生而言,一旦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思考,就說明他們已經(jīng)進入了本堂課的學習。課堂問題設計的基本前提是"疑",由"疑"入手,給學生營造一個帶有探究性質的學習氛圍,通過新材料、新情境、新視角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在寬松的思維時空中思索、辨析,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認知的重組和思維的創(chuàng)新。由"疑"入手還能激活學生潛在的學習需求,在存疑、追疑、思疑、解疑的過程中,激發(fā)起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的探究動力。

  2.結合生活案例講解理論知識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期間,我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學生經(jīng)常發(fā)出對學習地理的質疑,為什么這么說?學習語文能讓學生們更好地表情達意,學習數(shù)學能幫助學生們具備良好的計算能力,學習英語可以讓學生與國際友人進行交流,那么學習地理除了獲得分數(shù)之外,還能幫助學生什么呢?對此我們就需要通過生活案例來消除學生們的質疑,比如講解"城市功能分布"時,我們可以結合當?shù)啬骋怀鞘邪l(fā)展的實際情況:1.解放時期該城市如何興起的?2.該城市具體某商業(yè)區(qū)是怎么發(fā)展壯大的?3.該城市火車站的建設對城市客流有何影響?對附近的地價有什么影響?生活案例往往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性和時代性,引導學生將教材上所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實施教材與生活的結合,有效避免了理論的枯燥,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以此激發(fā)興趣。

  3.課堂中讓學生多提問、多發(fā)言,張揚學生個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提問,結合生活實際發(fā)言。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新的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科學實驗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個問題,一個新的可能性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當學生全身心投入提出問題或者解決問題時便是學習的最佳時期。比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人們在跑道上跑步時是順時針跑步還是逆時針跑步?為什么?又比如說在學習高中地理必修2中"人口的變化"這一章時盡量要求學生"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讓他們泛泛記憶,學生只有在對影響人口遷移因素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才能自如地舉例說明。讓學生主動發(fā)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讀死書、死背書的現(xiàn)象,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

  4.成立地理學習小組,安排學習課題

  師生之間的互助、互動直接影響著課堂上的氣氛及學生課堂參與的程度,而學生之間是良好的學習伙伴,學生之間形成和諧關系能使他們在良好的交往中逐漸養(yǎng)成自率、自重、自信、自強的品質并且培養(yǎng)出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積極情感狀態(tài)。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設置問題探討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課堂活動的主動權既要交給學生,我們也要恰當引導,特別要注意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的發(fā)展需要,組織他們積極地參與,有效地投入。而目前班級授課制,往往只限于教師與部分同學的交往,學生的參與面受到局限,小組合作學習正是為滿足學生心理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重要形式。

  5.課后反思

  對于課前提出的問題,我們不應該一帶而過,課前學生們的思維肯定不如課后成熟,讓學生具體學習了地理內容之后再去反思問題,不僅能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我思維的缺陷。除了反思問題之外,我一般還會給學生布置課后任務,這種任務不需要書面完成,而是從自身生活的某一點出發(fā)去帶入所學的知識進而去思考。比如學生放學路上看到的某個景象、場景,比如學生看到的某個事實新聞,只要能夠激發(fā)學生正確運用地理知識思考的都應該鼓勵他們積極觀察。我們還要善于將高中地理課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科學設計探究性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建模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針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教師講、學生聽"的講授式教學提出了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他認為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學生智力,必須徹底否定和拋棄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而在我看來,并不能完全否定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不能徹底擯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好的轉型便是將新進思想融入到傳統(tǒng)教學中去,通過循序漸進的改革方式去探索更好的教學模式。

 與師生互動有關的高中地理論文
  • 暫無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