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的發(fā)展一直以來都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目標。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基礎學習的重要階段,學習習慣也會慢慢的養(yǎng)成,對以后的學習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體育課程是小學學習的必要課程,也是備受小學生們喜愛的課程。因此,怎樣加強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目標;诖耍疚膶πW體育課堂互動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了相關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互動教學 自主學習
一、引言
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的學習任務、個性特點是不相同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愛玩。因此,教育改革也是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的,只有在對現(xiàn)階段的教學有著充分的了解的基礎上,實施課程改革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目前,小學體育教學還不能很好的滿足小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求,不能很好適應形勢的發(fā)展。當前許多小學體育教學主要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主,注重小學生身體活動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小學生心理健康、適應能力、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上述方面的不足正是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時代的進步,對人才培養(yǎng)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注重基礎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興趣等方面的培養(yǎng)是相當重視的,因此,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應從這些方面著手。此外,小學生本身就愛玩、好動,對體育活動都比較熱衷,單方面的進行體育活動方面的訓練而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是行不通的。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方面的活動也在不斷加強,協(xié)作與創(chuàng)新的愿望也會越來越強烈。上述原因都表明了強化和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基本活動能力、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勢在必行。
三、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建議
(一)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教育改革過程中一種探索、踐行的課題。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這以教學模式,首先應以現(xiàn)代體育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作指導,其次,教學要堅持先進、科學的教學原則,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只有在滿足以上兩個方面的要求上才能開展體育課堂主體教學活動。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起著主導的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教師主要的職責是盡可能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應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指導和促進他們參加體育課程活動,從而達到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興趣、心理需要、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也是教師實現(xiàn)角色轉變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全新課堂教學的格局,在教學方法上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具體應做到這么幾個方面:一是堅持教師與學生的統(tǒng)一;二是堅持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改進、優(yōu)化原有的教學方法;三是堅持以理施教與以情導教相互結合,嚴密的組織紀律與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相結合,激發(fā)學習興趣與培養(yǎng)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相結合;四是集中指導與區(qū)別對待相結合。
(二)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主動教學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小學體育教改重要的任務目標,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教學的核心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性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與創(chuàng)造性,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就是意味著要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和興趣,強化他們的協(xié)作精神和社會適應意識,給予他們更多的選擇空間,使他們形成更多的學習策略。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探索新課程下,考慮如何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交往中進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性。課堂互動主要指教學過程中,師生或者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傳遞思想并產生影響的過程。師生互動主要指教師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的方式方法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學生這一群體力量解決問題,強調教師應多關注學生、傾聽學生,從而使課堂變得活躍、生動,更富有趣味。師生互動也可以看作是師生相互交流、學習的一個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交流、分享思想和信息,同時,小學的體育課堂教學還是一個活動的實踐過程,教師不僅是體育知識技能、信息的提供者,而且主要是學生活動實踐的指導者和合作者,因此還應設法為學生提供活動實踐的機會,課堂互動就是滿足學生的實踐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深刻體驗活動教學的全部過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堂活動教學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前提是必須堅持正確的教育指導思想,使用正確、先進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夏蕊.淺談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3.09:199.
[2] 陳亮.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中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1:76.
[3] 鄭海峰.淺談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中課堂師生的互動行為[J].好家長.2016.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