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品德教育作為一門“德育課”,在小學新課程改革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作為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啟蒙性階段,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思想品德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學思想品德新課改給小學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品德教育課堂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改善教學機制體制,構建高效課堂,從而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和學生的高效學習。
關鍵詞:小學;品德教育;策略
《小學品德教育論》中說到,在小學品德教育課上,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我國現(xiàn)階段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是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法,即教師在上課之前根據課程標準備課,在課堂上根據備課內容講授新課。這套教學方式無疑扼殺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用說學習成績。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改善小學品德教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分析三種小學品德教育高效課堂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小學品德教育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合理使用多媒體,構建高效課堂
多媒體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逐漸被引進到小學課堂教學中。它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們展示動態(tài)的圖畫、優(yōu)美的音樂和形象的視頻,吸引學生的興趣點,活躍整個課堂氣氛,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例如,在講小學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人教版)第一單元第一課《美麗的生命》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明白動物、植物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教會學生從不同方面去認識動植物,從而體會動植物生命的美麗。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教師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動態(tài)的“蜜蜂、蝴蝶、小狗、小草、迎春花、柳樹、蘋果樹”等動物和植物,讓學生從動態(tài)中感受到這些動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個體,它們也都會成長,會讓大自然變得更美麗。之后教師繼續(xù)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草兒生長,花朵開放,小鳥孵化”等的動態(tài)圖片,讓學生進行更深刻的了解。之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課文上的教學內容,就很輕松了。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促進了高效教學。
二、設置具體教學情境,構建高效課堂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發(fā)展,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設置具體的、可觀的教學情境,便于學生理解,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在講小學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人教版)第二單元第一課《春天來了》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觀察春天的不同特點,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逐漸形成熱愛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識。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帶領學生把教室的各個角落布置成春天的景色,如“柳樹發(fā)芽、碧綠的小草,和煦的春風,蘇醒的小動物和公園一角美景”等,同時給學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的魅力。教師給學生進行情境渲染之后,再進行本課的教學,給學生講述有關春天的故事,并且鼓勵學生搜集有關春天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們“畫畫、唱歌、照相、寫作”等能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美好習慣。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構建高效課堂
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為現(xiàn)實服務,所以在小學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考,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在講小學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人教版)第二單元第一課《認識它們很重要》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學會遵守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進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前給學生搜集好各種交通安全的標志圖以及各類的交通安全常識,如“紅燈、綠燈、黃燈的基本含義,人行道、車行道的基本常識,不能橫跨馬路護欄,如何安全過馬路”等,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普及教育。由于這些基本的常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很大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給學生播放一些小學生交通事故的視頻,如“學生橫穿馬路導致車禍,不遵守交通燈而致死亡”等,讓學生自我反省,看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行為,從而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在小學品德教育課堂上,教師帶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準則,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顧衛(wèi)紅,王海燕.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2]康維鐸.略論德育的導向功能[J].唐都學刊,1991(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