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shù)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shù)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shù) | 音樂

如何在高中音樂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

更新時間:2017/3/10 9:58:00  瀏覽量:3563

  摘 要: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shù),音樂欣賞是經(jīng)過聽覺而實現(xiàn)的審美教育活動。教師須用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使學生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給學生充分自由度,延伸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關(guān)鍵詞:音樂 主動參與 熱情 美 創(chuàng)造力

  音樂欣賞是高中音樂課的主題。很多學生表示:喜歡音樂但不喜歡課堂上的音樂,主要是這些音樂難理解,很難讓我們靜下心去聽。如果老師只一味地講解、分析,那么學生也只會“呆若木雞”地去聽,甚至去干別的事,形成“對牛彈琴”的格局。我認為“對牛彈琴”過不在牛,而在于彈琴人。應該分析聽眾,設(shè)計曲目,不能只彈《陽春白雪》,或許該先來一段《草原牧歌》,先引導起聽者的興趣與共鳴。那么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與音樂真正地零距離接觸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小有心得。

  一、分析學生心態(tài),從通俗歌曲入手激活音樂課堂

  每當我和學生在討論音樂作品的看法時,總有學生會毫不客氣地說“老師,我們有代溝了”于是我在全校范圍內(nèi)做了一項問卷調(diào)查“我最欣賞的一個歌手”,最后結(jié)果是93.7%的學生選擇了周杰倫、王力宏、孫燕姿、許嵩等通俗歌手。做為音樂老師的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為什么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越來越不被學生們所接受?我們音樂教材里面也不乏好的作品呀,可能是民族和古典音樂的氛圍不夠。所以我準備從通俗歌曲入手激活我的音樂課堂,在講音樂作品的民族性時,我用周杰倫的《千里之外》導入,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起來了“老師,什么是‘中國風’的歌曲?”這樣我剛好可切入正題。當學生們真正靜下心來能把《阿詩瑪》中的《蝴蝶泉邊》與超女黃雅麗的《蝴蝶泉邊》做比較,到了“音樂的題材”這一單元的《梨園百花》就把李玉剛的新舊版《貴妃醉酒》欣賞比較,再請出男女生分唱RP和戲曲部分,也會有學生主動要求挑戰(zhàn)一個人唱。就這樣,學生對傳統(tǒng)與民族音樂的興趣與大家掌聲成了正比。當然,過不久我又會抖出新的“包袱”:“你們知道‘都節(jié)調(diào)式’和‘藍調(diào)’嗎?”。這樣從通俗歌曲到中外民歌,只要老師用點心,只要是好的音樂作品,不管是通俗音樂還是嚴肅音樂,總能找到他們相通的契機。在欣賞打擊樂合奏時,我在學生陸續(xù)走進音樂教室的時間表演了一通讓人眼花繚亂的爵士鼓,讓學生對打擊樂有一個動態(tài)的感受,再來欣賞《老虎磨牙》和《鴨子拌嘴》。學生說“原以為只有架子鼓好聽,打得又帥,沒想到我們的民族打擊合奏也這么棒!”

  二、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參與音樂

  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shù),音樂欣賞是經(jīng)過聽覺而實現(xiàn)的審美教育活動。教師須用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使學生真正成為審美活動的主體。如設(shè)計一定的情景,使學生快速形成有意識的音樂期待心理,在欣賞《澧水船夫號子》時,我請出幾位學生來抬動鋼琴,不能出聲,只許出力氣,同學們都表示太重了抬不動。后來我讓學生選幾個抬重物時可用的號子,自由組織節(jié)奏一起使勁,同學們用了“哎嗨喲”“嗨喲”等詞,在一旁看的同學則用“喲喲”助威。當鋼琴被緩緩抬動時,全班掌聲一片。在講述“山歌”時 預留十分鐘,讓學生自創(chuàng)一組旋律,如 6— — —︱3 3 5 6 6 3 2 3 ︱5 3 6 5 6 3 6 ︱分男女組來進行山歌對唱,即興提問,即興唱答,既鍛煉了學生音樂語言的組織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這樣上課,相信所有的學生都會記得民歌的三種形式:山歌、小調(diào)、勞動號子。當然,這樣的小插曲只能占課堂的小部分時間。教師不能把握好這個“度”,則會變成一堂“游戲課”。

  三、給學生充分自由度,延伸學生的創(chuàng)造美

  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教學是教師把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灌輸給學生,學生欣賞音樂的過程只是教師知識經(jīng)驗的重復,缺乏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為了不束縛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音樂片段,再談自己的感受,在欣賞《如歌的行板》后,學生1、我想哭,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學生2、我感覺像是在看《讀者》。學生3、我一個人走在大森林中,很靜。答案各有不同,甚至有一些聽來不著邊際的回答,但那才是學生的真實感受。音樂課的作用是感受美、傳播美。當然,我們也嘗試著創(chuàng)造美,學生們欣賞了《音樂之聲》的片段后,大家談起了《雪狼湖》、《如果·愛》、《小王子》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同學們一下子對音樂劇感興趣了。一個月后,學生表演了自編自導的多幕音樂童話劇《梁祝》,學生大膽地運用音樂《化蝶》、《廣島之戀》、《TIME T0 SAY GOODBYE 》、《四小天鵝》,還有我們湖南的花鼓戲《劉?抽浴。把不同類型的音樂恰到好處地溶于故事情節(jié)中,加上經(jīng)典的對白與自創(chuàng)的芭蕾,雖然有讓人有忍俊不禁的不成熟,但這種大雜燴似地形式更多的使人耳目一新。讓我看到了學生們的獨具匠心,對音樂作品的處理能力、表演能力和無限的想象空間。學生就是這樣,你給他一點陽光,他還你一個春天。

  結(jié)語

  總之,老師活躍課堂,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目的在于提高素質(zhì),培養(yǎng)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無論是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體系,還是達爾羅斯的體態(tài)律動都重視和要求學生的參與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這不僅是一般音樂課堂的教學結(jié)構(gòu),也應該成為高中音樂課堂的大膽嘗試與探索。

 與教學方法有關(guān)的高中音樂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