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問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活動環(huán)節(jié)。文本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提問的重要性以及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面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以便于更加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效率。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提問 策略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進行有效的分析。
1 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提問的重要性
提問的目的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的一個簡單的了解,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對自我的一個挑戰(zhàn)。通過學生的回答,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膽量,給予學生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利用有趣的問答形式,使學生充分的展現(xiàn)自身風采,實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積極的評價,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給予的溫暖,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提問,能夠?qū)⒔虒W知識在學生腦中進行過濾,通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還原了教學知識,將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實現(xiàn)了對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在高效的提問中,有利于建立理解性、怡情性的教學模式,符合了新課改要求。
2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面臨的問題
2.1 問題缺乏重點
小學生雖然年紀較小,但是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多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獨自思考的能力,低估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水準。缺乏難度的問題,建設(shè)性不強的問題,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課堂教學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倒教學內(nèi)容中,但是嚴重地阻礙了學生對于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發(fā)揮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地位。
2.2 學生缺乏主動性
當前小學課堂提問中面臨最嚴重的問題,便是調(diào)動不起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多學生甚至害怕被提問道,認為沒有被提問到便是慶幸。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由于教學熱情過高,甚至忘記了提問,或者自問自答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此外,教師提問過于枯燥,也嚴重了影響了學生回答問題的主動性。
2.3 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別
小學生智力發(fā)育情況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學習能力有所差異。很多教師在設(shè)置問題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別。例如,很多同學會背的詩歌,但是一部門同學由于各種原因而背不上來。教師的問題沒有面向全體學生,使得打擊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會害怕回答問題的想象產(chǎn)生。
3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
3.1 創(chuàng)建有針對性、明確的問題
教師在課堂中提問的目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檢驗某個教學知識或引出某個教學知識。必須要在學生能力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一些有建設(shè)性的問題,使學生通過書本翻閱或者思考便能夠回答出來的明確問題。在學習小學語文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美麗的南沙群島”中,在整體感知全文階段,教師便可以設(shè)立這樣的問題“請問南沙群島在——,它是祖國——,也是——!崩镁唧w知識的提問,使學生在書本上便能直接找到答案,不僅能夠檢驗學生對全文的熟悉程度,夯實對重點句子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在查找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切實的利用答案明確、目的明確的提問,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
3.2 創(chuàng)建有啟發(fā)性、建設(shè)性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在學生掌握語文知識、語文基本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目標。小學階段正式思維與看邏輯思維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階段,教師可以積極的在教學內(nèi)容中探索與學生思維相契合的知識點,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對問題背后蘊含的深層內(nèi)涵進行理解。例如,為了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以及價值觀,可以在學習小學語文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我應(yīng)該感到自豪才對”時,設(shè)立“同學們你在小駱駝身上學到了什么?面對小駱駝一樣的朋友你該怎么做?”通過學生你爭我搶的回答,使學生接受了正確的價值觀、審美觀的洗禮。讓學生懂得了“人不可貌相,美麗不止是外在”的思想觀念。以后學生遇到“小駱駝”一樣的同學,便會想到這個問題,激發(fā)起學生的關(guān)愛心,使學生能夠用一顆關(guān)愛、正確的審美觀去審視一個人。通過有啟發(fā)性、建設(shè)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受到正確精神以及價值觀念的洗禮,在潛移默化中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3.3 創(chuàng)建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
小學階段學生差異化相對明顯,由于學生的成長背景、客觀發(fā)展的原因,使得學生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便是針對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客觀事實為出發(fā)點,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教師必須要立足于全體學生進行教學,考慮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在創(chuàng)建問題時,教師可以積極的提問性格相對靦腆的學生,設(shè)置問題時候也不易過于有難度。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档碗y度。也許教師的一句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便會點燃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的學習斗志。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望洞庭》時,教師針對比較靦腆的學生,“請問《望洞庭》中,將潭面比喻成了什么?”學生通過思考,很多容易的回答出“將潭面比喻成了鏡子。”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請問《望洞庭》中上兩句都寫了哪些景物呢?”學生通過思考也能夠輕易的答出“湖光、秋月、潭面、鏡子”。這時,針對學生回答有誤的地方,教師可以進行積極的引導“潭面無風鏡未磨,是說湖上沒有風,朦朦朧朧就像沒有打磨的鏡子,是真的有寫鏡子嗎?”學生忽而領(lǐng)悟說“沒有寫鏡子”。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很不錯!回答的答案都正確,只不過多了一個答案!”切實的將學生分層,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差異化的提問,使學生都能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得到進步。
4 結(jié)語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高效的提問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思維邏輯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同時,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fā),有助于教師引出教學知識、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設(shè)置的問題普遍缺乏重點。學生缺乏回答問題主動性、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差異等問題,嚴重的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效率。積極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建有針對性、明確的問題,明確提問目的,將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融入到課堂中,切實地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充分地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建設(shè)面向全體學生的分層問題,切實的在展現(xiàn)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同時,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效率。
參考文獻:
[1] 韓艷梅.語文教科書編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2] 張尊南.小學語文作業(yè)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