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樂體育就是樂中學,趣中練,由興趣變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從而擴展其體質、個性、能力發(fā)展的體育教學。要想實施小學快樂體育教育,教師可采用音樂激趣法、打比方法、模仿法、游戲法、假想法等方法,讓學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技能與身體的發(fā)展。
關鍵詞:情境;興趣;快樂;體育
良好的教學情境不但能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還能激發(fā)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決定條件。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如能將體育教學活動處于創(chuàng)設的最佳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產(chǎn)生貼近生活的感受,這不僅能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社會化功能,還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快樂,并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學生很容易被一些新鮮事情所吸引,因此,如果課前布置、器材放置、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藝術性,就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從而產(chǎn)生躍躍欲試的積極情緒,進入體育教學情境。
一、選取適合的音樂,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信息,它把空間變成旋律,把時空變成節(jié)奏,形成有序的節(jié)拍。音樂節(jié)奏能改善神經(jīng)反應的節(jié)律性,在準備活動配以有節(jié)奏的音樂,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準備活動,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悅氣氛外,還能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各種活動,寓教于樂。因此,教師應選取合適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使體育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恰當?shù)谋确,引導學生遵守紀律
體育課大部分是在戶外進行的,小學生缺乏自控能力,集合隊伍時常出現(xiàn)你推我擠,吵吵嚷嚷的情況。因此,組織教學歷來是體育教學的一大難點。而且,學生對有興趣的活動會爭先恐后,而對不感興趣的活動則一個勁推別的同學上場。針對這種情況,單憑訓斥、指責是難奏效的。教師可巧打比方,借物喻理,讓學生易于接受。如教師可給學生講守紀律的雁群,聽指揮的鴨子,按順序走路的駝隊等。此外,教師可運作豐富生動的語言,形象逼真的動作表情,使學生進入角色,養(yǎng)成自覺守紀的習慣。
三、模擬簡單的動作,幫助學生掌握要領
學生對體育課有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才會津津有味,感到快樂無比,才能越學越愛學、越會學,才能學得好。而讓學生模擬表演是學生樂而愿為的活動。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投其所好,通過讓學生模擬動作開展教學活動。如訓練學生用前腳掌先著地跑時,我們可根據(jù)兒童關于模仿的特點,組織學生模擬企鵝走路,模擬草原兒童騎馬。這樣,學生就能在有趣的模擬表演中掌握要領。又如在讓學生體驗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時,教師可設計情景:“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門口睡覺,小兔子怎樣回家?”師生共同參與游戲,學生模擬,就能使學生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要領。此外,如給自行車打氣、工人拿錘子加工石頭,搬運工人推板車、司機把握方向盤等日常勞動生活的原型動作練習,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在運動中始終保持情緒的高漲。而且,他們不僅會注意動作的節(jié)奏,還會十分形象地表現(xiàn)自己,希望得到同學和教師的贊許。
四、組織有趣的游戲,保持學生運動激情
快樂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沒有快樂的體育課將會扼殺學生的天性。游戲是學生十分興趣的體育活動,也是體育課的重要內容。經(jīng)常做同一種游戲,小學生會感到乏味和厭倦。所以,教師可利用兒童好奇、好新、好勝的心理,設計饒有趣味的游戲。如將“投擲”運動游戲化。即利用紙球作“炮彈”,設計模擬“灰太狼”為目標,讓學生對準目標,奮勇殲“敵”,游戲結束時比“戰(zhàn)績”。學生在這種“戰(zhàn)斗”情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又發(fā)展了投擲能力。體育教材中的基本體操、跑、跳、投、游戲等重要教學內容,無不起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可設計生活原型的活動,讓學生樂學。
五、布置有挑戰(zhàn)的場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
在快樂體育的實踐中“樂教”只是手段,“樂學”才是目的。體育教學中的耐力鍛煉項目最適宜采用激勵法。耐力鍛煉是最單調,易疲勞的運動,假如只簡單地強制性運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鍛煉的場地,即鋪設墊子作“草地”,架一條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鋼絲網(wǎng)”,用實心球作“地雷”,用白粉劃兩條有一定間隔距離的橫線作“水溝”或“戰(zhàn)壕”,讓學生進行爬、鉆、繞、跨等動作的練習。盡管鍛煉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學生累得滿頭大汗,可興趣未消,磨煉了意志、強健了身心。同時,教師應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鼓勵。教師還可以把“立定跳遠”假設成“青蛙跳荷葉’等來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是學生的又一天性。體育教育要充分運用學生不甘落后的心理,運用爭勝法于體育教育中,如爬山登頂、奪紅旗追趕“逃敵”等,以增強學生不服輸?shù)囊庵酒焚|。
六、發(fā)揮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運動技能
體育教學不能單純停留在體育技能訓練上,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并以此提高學生體育鍛煉技能。如徑賽中的沖刺或中途松弛體力不支時,可假想后面有人追趕,或假想再堅持一下就是勝利等。又如,在立定跳遠一課中做“大風吹,小風吹”的游戲,教師變化口令,學生練習。當教師喊“風停了”學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學生想象大風、小風中的情景,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用身體、動作、語言(聲音)表現(xiàn)出來等。
總之,在小學體育課中,精心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活動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欲望,讓學生樂中學,趣中練,由興趣變志趣,還可以使學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技能與身體的發(fā)展,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達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目標,使我們的體育課給人以愉悅、輕松、樂觀、和諧。
參考文獻:
[1] 潘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效益[J].小學時代(教師),2011(7):79.
[2] 潘立峰.淺談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快樂體育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4(10):77.
[3] 王樹青.淺談小學體育的快樂教學[J].學周刊,2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