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字詞是基礎組成部分。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字詞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一直效率較低,識字量偏少也嚴重影響著學生們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因此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效率的提升,已成為低年級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文章從提高小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的方式方法、利用情境教學等方面簡單探討了如何提高低年級語文識字效率的問題。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識字效率;教學
讀書識字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漢字是世界上最難懂的語言,也是最美妙的語言,對小學生而言,學習漢字的過程是艱辛的。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尚未發(fā)育完整,且剛步入校園,對于如何學習尚處于懵懂階段。新課程標準有明確的規(guī)定,低年級學生要求認識1800個常用字,能夠書寫1000個字。但當前小學生識字效率比較低,這是小學階段的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語文識字效率,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提高小學生識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講的就是學習興趣對于一個人學習的重要性,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效率自然事半功倍。對于小學生,如何將枯燥乏味的漢字教學變得有趣味性呢?
。ㄒ唬 通過故事的形式
我國漢字多為象形文字,很多漢字都可以描繪出生動形象的故事。如漢字中最簡單的“人”字,一撇一捺兩筆,很像一個人站立時候的樣子。再如“朋”字,可以和小學生講解:一個月亮比較孤單,兩個月亮在一起就是朋友了,他們不再孤單。
(二) 歌唱記憶的形式
小學生都比較喜歡唱歌,一些簡單的漢字可以編寫成歌謠幫助小學生記憶。如“一木為木,二木為林,三木為森”,“一人為人,二人為從,三人為眾”。
二、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的方式方法
低年級尚未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個關鍵時期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識字方法是至關重要的,讓學生有獨立獲取漢字的認知能力,對于提升語文識字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ㄒ唬├没咀诌M行擴展
小學生雖然詞匯量較少,但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字詞,以這些簡單的字作為基礎,擴展到其他漢字。如“人”,加一筆變?yōu)椤按蟆,“大”加一筆變?yōu)椤疤,“口”加一筆變?yōu)椤叭铡,“日”加一筆變?yōu)椤疤铩,像這樣觸類旁通,能使小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
。ǘ├貌渴走M行擴展
漢字雖然數(shù)目眾多,但有規(guī)律可循,部首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老師可以將小學生學過的漢字組織起來進行類比,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性,如“鐵”“鋼”“林”“樹”有何特點,如果變化下部首會變成什么字呢?“鋼”可演化為“剛”,“林”可擴展為“沐”……這樣不但能加深小學生的理解,更能讓小學生學習更多的漢字,有效地提高語文識字效率。
三、利用情境教學
現(xiàn)在低年級的教材,都是基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興趣愛好編寫的,很多內(nèi)容都是小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其實,識字和識人一樣,很多家長不太理解,為什么孩子們在課本中認識的漢字,換個位置就不認識了?打個簡單的比喻:一個人你只是見過一面,過幾天他換身衣服你可能也不會認識,只有對其熟悉了,不管如何變化都會認識。識字也是一樣,只有學生對該字有深刻的印象,才會認識。這就要求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于新識別的漢字,創(chuàng)造合適的情境,力求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個簡單的“買”字,如果單純依靠講解,學生很難記住,教師可以給學生營造情境,比如一個商店,一個學生去買鉛筆,一個簡單的情境,卻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雖然同樣是初入校園,但他們掌握詞匯量的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學生認識成百上千個字,有的學生認不了幾個字。對此,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對于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字詞應有不同的層次要求。
另外,小學生識字的過程也應有階段性。如一年級的小學生只需要識別字的音義,不需要強求記憶,這一階段識字完全是機械式的記憶,沒有任何捷徑可言。該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教學上應以隨文聽讀、注音識字為主,讓小學生學會在語境中識字。在有了一定詞匯量的基礎上,學生掌握的單字數(shù)量已經(jīng)較多了,此時同音字、同形字的出現(xiàn),會讓小學生產(chǎn)生困惑,使得他們的識字效率明顯減慢。這階段教師應以字理識字、分散識字、對比識字為主,主要是加深學生對于字詞的理解,能夠正確區(qū)分漢字。在下一階段的識字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加強漢字與語言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讓學生不僅知道字詞的音形,還能夠靈活運用。
五、培養(yǎng)學生課外識字
語言本身就是一種人們?nèi)粘贤ā⒔涣鞯墓ぞ,識字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交流,因此,識字教學也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小學生掌握課外識字的能力。一般而言,小學生最先掌握的漢字都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單詞。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識字的能力,可以從小學生身邊作為切入點,讓識字的練習擴展到課堂之外、生活之中,做到課內(nèi)外相結(jié)合,學校內(nèi)外共同學習的氛圍。比如:校園內(nèi)有許多廣告牌和標語,教師可布置讓學生查詢?nèi)绾巫x寫標語的作業(yè);教室內(nèi),有許多教學用具,如電視、電腦、黑板、講臺,這些漢字怎么寫?學生都有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學生也會很快掌握這些漢字。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小學生一定要有良好的識字基礎,在以后的學習中才能更好地發(fā)展。作為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不斷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講究教學技巧,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參考文獻:
[1] 黃愛沂.遵循規(guī)律,讓識字教學更具實效[J].課外語文,2018(4).
[2] 鄭曉英.找準識字教學方法提高識字質(zhì)量[J].寧夏教育科研,2007(1).
[3] 王忠哲.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優(yōu)化策略[J].新課程(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