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國家對于教育事業(yè)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chǔ)階段,尤其是小學高年級教學,與中學教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重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本文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評價這幾個角度,對當前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有效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 閱讀教學水平 有效性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們也開始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可以有效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水平。在這其中,教師需要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呈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明確教學的基本目標,使學生能夠更加充分把握教學的內(nèi)容,掌握高效學習的方法,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量,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
一、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閱讀主體作用
在傳統(tǒng)教學的理念下,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主要是由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對學生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和傳授,這種傳授的模式學生閱讀較為被動。雖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講解內(nèi)容十分豐富,但是學生能夠真正吸收的內(nèi)容不多。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以增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提高閱讀興趣。那么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對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較為仔細的研讀,對閱讀教學的重點進行明確,對閱讀目標進行合理設(shè)計。還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進行獨立閱讀與思考的時間,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提高課堂的參與性,促進學生閱讀的高效。
二、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明確閱讀教學目標
在進行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轉(zhuǎn)變自身教學理念,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而且還需要把握好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笇,促進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由此可見,想要從根本上提高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構(gòu)建出一個更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這樣學生才能夠了解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師也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教師就能夠?qū)﹂喿x教學的目標進一步明確,因材施教,這對于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白楊》這一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關(guān)于白楊的視頻和圖片,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對其進行呈現(xiàn),讓學生能夠了解到邊疆的一些風采,讓學生能夠?qū)Π讞钌L的圖像進行較為充分的了解,然后再引出借物喻人的手法,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實際,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閱讀了書本中的白楊與眼中所見的白楊之后的感想,進行思想的交流與分享。并讓學生進行自主理解,使學生找到文章的中心,深入體驗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三、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小學高年級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改變之前過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并對教學的模式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jié)合多種教學方法,來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對于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互的合作。例如:在學習《別餓壞了那匹馬》的時候,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摒棄一貫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分組教學,通過小組各個成員之間進行相互的合作和討論,讓學生進行自主探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自行理解。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是想要通過坐輪椅的賣書人,來傳達出人心的善意,以及人們心靈的美好。而且學生還可以體會出作者當時無錢買書的窘境以及渴望學習的心態(tài)。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討,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此同時,還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等較為新型的教學方法,有效活躍教學的氛圍,可以是教學的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
四、合理運用教學評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這一板塊中,教學評價貫穿于其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將其進行合理的運用,這樣就會使得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變得更加全面。但是對于教學評價這一部分,不僅僅只是在教學完成之后進行評價,而且還需要對學生平時學習的態(tài)度進行評價,其中還需要包括學生平時的具體表現(xiàn)。通過教學評價方法的應(yīng)用,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學習中所存在的不足,并由教師進行引導加以改正。與此同時,學生還需要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閱讀習慣,學生之間也需要進行相互的評價,這樣學生才能夠從一個全面的角度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對自身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掌握,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結(jié) 語】
從總體上來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一個需要進行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師生雙方之間進行不斷地努力,積累經(jīng)驗,對教學策略進行不斷地完善。與此同時,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的觀念以及教學的基本模式,制定較為明確的教學目標,靈活運用一些新興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教學評價進行較為合理的運用,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課堂的學習中,與教師進行較為積極的交流,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武青.關(guān)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7(19)
【2】陳進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法的整合實踐闡釋【J】.課外語文,2018(15)
【3】張永紅,余愿媛.小學語文三大個性化閱讀模式構(gòu)建與實施【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