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閱讀教學四立足

更新時間:2018/11/9 12:30:00  瀏覽量:2863

  摘 要: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都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多年的小學閱讀教學實踐中,努力嘗試和探索,從以學定教、讀中感悟、關注差異、讀寫結合等四方面闡述具體的做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閱讀教學;以學定教;讀中感悟;關注差異;讀寫結合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都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如何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本真與扎實,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與發(fā)展?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必須立足以下四個方面:

  一、有效備課,以學定教

  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教師的教學目標談起。教學目標要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通常,老師都會花很大力氣深鉆教材,根據(jù)教參要求來把握重難點、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但在學生實際這方面往往有忽略,也就出現(xiàn)了一直以來普遍存在的以備教材為主的“教材中心論”的不正確備課方式。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不僅要關注教材實際,更要關注學生實際,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是為“學”服務的。學生需要什么?他們的學習能力如何?知識儲備怎樣?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他們能掌握多少知識,會存在哪些問題等這些正是我們進行有效教學時依據(jù)的基礎與關鍵,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講的“以學定教”。因此我們備課時,必須以學生實際為主,教材實際為輔,二者相機融合,有效備課,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在課堂上興趣盎然,激情飛揚,才會全身心投入學習實踐中,在不斷的探求新知中獲得進步與發(fā)展。

  二、扎實文本,讀中感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悟的基礎。“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這是閱讀教學對每一篇課文最基本的目標與要求。然而,不少的語文課上,“感悟”變成了“趕著學生悟”,常常是學生只讀了三五分鐘課文,師生便開始對話,抒發(fā)“感悟”。教師對學生讀得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并沒有一一關注。雖然有課前預習,有課堂自讀,也有教師的檢查讀,但都只是照顧了部分學生,至于其他學生讀得怎樣,是否存在困難,不再作一一指導。

  這種以點帶面的文本朗讀帶來的結果怎樣?其一,課堂只是少數(shù)人的課堂,更多的學生因為沒有把課文讀通讀順,甚至還不能讀正確,就被老師牽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閱讀理解,教學效果自然不好。其二,學生朗讀不扎實,必然影響對文本的初讀感知,又談何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情感體會?課堂教學只能是低效或者是無效的。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因此而慢慢泯滅了。因此,文本朗讀必須扎扎實實,讓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學生都能把課文讀準、讀通、讀順、讀出感情,這樣閱讀教學才會事半功倍。例如,我在教學《魚游到了紙上》這課時,是這樣處理朗讀的。我并不急于對課文進行條理分析,而是先讓學生認真地讀讀課文、讀通課文并想想主要講了什么;然后讓學生圍繞“舉止特別”找出描寫那聾啞青年的語句,認真再讀,體會青年專注看魚,忘我畫魚;再重點引導學生品讀具體描寫青年看魚、畫魚的兩個句子,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魚游到紙上”與“先游到我心里”的關系,從而突破了難點,達成了教學目標。

  三、關注差異,培養(yǎng)能力

  曾幾何時,我們的語文課堂因“師生有約”而失去了本真,沒有了學生從不會到會的精彩生成;沒有了教師點撥引導的磕磕絆絆。一堂課下來,如舞臺表演:誰回答哪個問題,誰讀哪個片段,早已訓練有素,整個語文教學便出現(xiàn)了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場面。感悟要“實實在在”,我們老師必須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必須承認學生之間認知水平的差異性和理解能力的不均衡性;必須明白每個學生都有發(fā)展的潛能,都有被尊重、被賞識的需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中扎扎實實地掌握重點詞句的含義,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等;關注全體學生,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實實在在地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有所收獲、有所進步,在知識和能力上都有提升和發(fā)展。所以我們必須用足夠的耐心等待每個孩子的進步,培養(yǎng)他們課堂的自信心和表現(xiàn)力,讓他們從“敢于開口說”到“能說具體說完整”,最后到“說正確”,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孩子得到進步與發(fā)展,便是教育最大的成功、課堂最大的成效。

  四、讀寫結合,厚積薄發(fā)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其中“寫”是學生能力的最高體現(xiàn),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表現(xiàn)形式。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其中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讀寫結合。將閱讀教學中習得的寫作方法、表達方式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厚積薄發(fā),便可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如教學《頤和園》這一課,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的。一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使文章的思路清晰,條理清楚。二是準確地運用語言。如“滑”“掩映”“隱隱約約”等詞的準確性、形象性。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感悟它的妙處。三是觀察有序細致。如寫長廊,作者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站在佛香閣前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觀察,使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楚。

  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讀寫結合,是教師一直以來較為棘手的問題,讀寫結合點、語言發(fā)展的生長點等,在教材的每篇課文里都有,有的課文里還有多處,關鍵是我們的語文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到它們,并教會學生懂得運用,才是真正的落實。

  總之,有效教學問題是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語文閱讀教學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教學理論作指導,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組織開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孩子得到進步與發(fā)展,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打造高效課堂。

 與閱讀教學有關的小學語文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