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課件以其巨大的容量、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形式,在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同時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在實踐中,筆者總結了幾點利用多媒體促進語文教學的做法和體會。
一、用多媒體讓語文課堂充滿趣味
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如在教學怎樣寫通知時,教師可以先播放錄音創(chuàng)設情境:“通知:全體同學,今天上午第三節(jié)課時,在操場進行街舞比賽,請全體同學按時參加。特此通知,9月21日!睂W生馬上就被通知的內(nèi)容吸引住了。此時,教師宣布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學習通知的特點和寫法,并請學生在掌握之后自行擬定通知念一念。這樣,學習過程就變得輕松了。
又如在講《春》一文時,正值深秋,教師卻可以利用PPT課件再現(xiàn)文中春日的景象。學生從屏幕上見到小草從土里鉆出來的過程;看見風吹楊柳,枝條擺動;看見桃花、杏花、梨花怎樣競相開放;看見綿綿的細雨滋潤著農(nóng)田,農(nóng)民披蓑戴笠辛勤地勞作;看見孩子們扯著風箏線開心地跑著……這樣,學生對于課文中“一碧千里”“流水淙淙”的內(nèi)涵就深刻地理解了。
二、用多媒體把語文課堂變得生動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庇薪(jīng)驗的語文教師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僅要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接受自己傳授的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形成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碰撞。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經(jīng)典文章,都很適宜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里感受學習。如教學《沁園春·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聲中,一邊聽唐國強老師的朗讀,一邊欣賞屏幕上北國風光的畫面,然后讓學生分組朗誦,使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詞的意境美,這比教師范讀或單純地聽錄音朗讀效果要好得多。
三、用多媒體拓寬語文課堂的空間
在復習課上,課堂內(nèi)容多,包括知識點的羅列、講解,還有練習的出示、訓練等。這時,光靠教師的一支筆、一張嘴是不夠的,只有運用多媒體,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學內(nèi)容,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習題,節(jié)省學生抄寫的時間,在評講中重點內(nèi)容也可以多強調(diào)、多訓練,避免學生記不住、走神的現(xiàn)象;還可以把錯題和知識點橫向、縱向反復比較,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教學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拓展了語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高了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但教師必須把握好語言學習的特點,不能用聲音、圖像代替語言,忽略了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全部。如果在教學中過分依賴以聲像功能為主的多媒體課件,容易把課堂變得過于熱鬧或者表面化,與語文教學的目標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