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為弘揚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書法藝術后繼有人,我校開設了書法課,并在第二課堂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中組織了一些書法愛好者開始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為使學生在書法學習中學有所成,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研究教學方法,在教與學的實踐過程中,逐漸積累了一些較為成功的經驗,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激發(fā)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書法藝術的積極性
我在書法教學伊始,并沒有急于向學生傳授書法的技能技法,而是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實踐證明,興趣越是濃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越高,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為此,我首先給學生們講漢字的起源與書法的來龍去脈,古代書法家勤奮學書的趣聞、軼事。比如“王羲之勤奮學書的故事”,以及“鐵門限”、“退筆!钡鹊。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激發(fā)了他們立志學好書法的愿望。俗話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使其對學習書法藝術產生無窮的動力。
二、由學生自愿選擇字體,并指導學生學會讀帖
在課堂教學及書法興趣小組教學中,一部分學生在家庭已接觸過書法,有一些基礎,還有一些學生沒有或很少接觸過書法,對書法所知甚少,所以造成學生的書法水平參差不齊,即使學過書法的同學其所學字體也不一樣,為此,在考慮所教字體中,決定由學生自愿選擇字體為好,(以古代楷書名帖為主)這樣使有一點書法基礎的同學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xù)加強練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體選定以后,就告誡學生不要輕易更換,否則,今天學“柳”,明天學“歐”,見異思遷,就很難取得成效。
初學書法的途徑主要就是臨帖,要想臨好帖,必須學會讀帖,讀帖對于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學生不重視讀帖,看一筆寫一筆,一種筆畫或一個漢字臨寫數(shù)十遍也沒有多大進展,只有經過認真讀帖,將所臨漢字的筆畫、筆勢、結構、特征默記于胸,下筆時才有可能意在筆先,臨寫出形神兼?zhèn)涞淖謥怼?/p>
臨帖是學習書法中最重要的途徑,其宗旨就是要在古人的碑帖中學習技法、法度和理解。當然,對小學生講法度還有些早,但應教給他們如何把字臨得到位。把握書法的共性。因為那里是金山玉海,是無盡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決定一個書家水平的高低,往往都是體現(xiàn)在臨帖的基本功上。請注意的是,我所說的碑帖是指古人遺留下的碑帖,并不是指今人的書法。這是因為一切藝術都是要經由歷史所認可,都要經過時間的濃縮和檢驗。今人的書法尚未經過這一不可缺少的程序,因此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作為楷模。
在臨帖的問題上,最容易出錯的就是兩個方面:
一是知難而退。因為臨帖的枯燥和對自由的束縛,是不曾臨過帖的人無法想象和理解的,它是學習書法最大的“屠殺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學者大都“犧牲”到這里。大都因為困難而退縮,因為枯燥而放棄。尤其是孩子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老師必須時時給以鼓勵及引導。
二是糊寫亂畫。同樣是因為忍受不了臨帖的枯燥和約束,于是便踢開“絆腳石”,盲目地寫起來。其實準確地說這就是糊寫亂畫。其結果也必然是一事無成。因為任何技藝本領的增進,都是在痛苦的環(huán)境中磨練出來的。
既然是臨帖,就要忠實于帖,不客氣的說,凡是經過歷史所認可的碑帖,對我們今人來說,都是難以跨越的高峰,特別是對于初學者來說,想去修改或是擯棄,絕對就是一種無知。
歷史證明,唯有一樣東西古人沒有給我們留下的空間——那就是書法。
有些同學問,學習書法是否有捷徑?我就給他說:沒有,確實沒有!如非要讓我說出什么可以稱作捷徑的話,我只能遺憾地說,不走捷徑也許就是最好的捷徑。
除每周每班一節(jié)書法課的訓練外,還要求學生每天在家臨習一張,教師抽時間進行指導,明確這個字需如何書寫。
總之,書法的學習是一個既科學又嚴肅的問題。特別是楷書,它的端莊和精密,它的高深和廣博,它的嚴整和法度,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的懈怠和修正。一切有志于楷書的初學者,應該首先明了的是——楷法無欺。
三、注重學生的書法欣賞水平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學生的書法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對其學好書法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進展緩慢往往是由于欣賞水平較低,有的學生寫出的字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自我感覺良好,自己挑不出來有什么毛病,所以便影響了書寫水平的提高。為了較快提高學生的書法欣賞水平,我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增加了書法欣賞的內容,在上欣賞課的過程中,我給學生講解了各種書體的藝術特征以及風格特點等等,同時還對古代名家及現(xiàn)代名家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了欣賞,從字的筆畫特征、形體結構及通篇的章法布局都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學生的欣賞水平提高了,對書法藝術的審美意識也相應地增強了,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在書法教學中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練習書法本身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如果沒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廢。在書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有些學生常常感覺枯燥乏味,這時如果忽視了意志的培養(yǎng),則極容易使學生知難而退,因此,我一方面要求學生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精神,克服自身的惰性心理,一方面強化興趣培養(yǎng),加強引導和鼓勵。大多數(shù)學生經過了刻苦的練習取
五、開展經常性的各種形式的書賽或展覽,創(chuàng)造一種具有競爭性的學習氛圍
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我校利用宣傳櫥窗及學生素質展室舉辦師生書法作品展覽,這類活動的開展,既美化了校園,又可以使學生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同時也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書法比賽、臨帖比賽、現(xiàn)場表演賽、書法全能比賽等等,創(chuàng)造一種帶有競爭性的學習書法的氣氛。此外,還鼓勵較為突出的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書賽及書法活動,比如參加一些省市及全國性的書法比賽,作品一旦獲獎,將作品及獲獎證書在校園的宣傳欄內展示宣傳,不但激勵了其本人,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同學,使學生們對學好書法藝術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