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課堂的情趣性,意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情趣教學在農村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一直在不斷探究。本文針對于這一應用課題做出了進一步研討,對情趣導入課堂、情趣教學的過程體現(xiàn)、課堂教學過程與課后評價的情趣性給出了指導與建議。
【關鍵詞】情趣教學;小學課堂;實踐;應用
引 言
情趣教學是教師在美術課堂之中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農村的學生有著樸實的性情,他們有對美強烈的追尋愿望。所以,在農村利用情趣教學的模式積極調動農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教學在農村,可能會受到經(jīng)濟條件與地理條件的影響,美術課堂的教學設施會配備不齊全。因此,情趣教學在農村小學美術課堂的應用十分重要。
一、情趣導入課堂
(一)猜謎導入
在美術教學中,精彩的導課會很快的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情趣。例如:在《閃光的煙花》這一課堂講解時,首先可以讓學生先猜謎:“天上開了花,人人笑哈哈”是在形容什么?學生會針對這一謎語回答說出一系列的答案,之后在將學生引入到課本的教學內容中,這節(jié)課要講解的是煙花。這種情趣導入的教學方式既簡單又簡潔,并且有一定的啟發(fā)性,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故事導入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語言的魅力豐富課堂。例如:在《乘上大船游世界》這一課堂講解時,就可以通過故事激發(fā)法學生的學習興起。在1492年到1502年期間,有一位偉大的航海家叫哥倫布,他四次橫渡大西洋,到達了美洲大陸。[1]哥倫布從幼年起就喜歡航海冒險。所以通過自己的航海冒險,去了很多國家,可以說哥倫布就是乘上大船游世界。通過故事的導入,可以引出課程的主題,繼而喚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二、情趣教學的過程體現(xiàn)
(一)設計繪畫情境,吸引學生注意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使用設計繪畫情境的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解《淅瀝的小雨》這一課程時,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時候會下雨,雨滴是什么形狀,然后在下雨天空氣和環(huán)境會有怎樣的變化。如果有下雨天,可以帶學生到室外進行觀察,如果條件不允許通過圖片等幫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2]課堂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小學生觀察雨滴的形狀、落地之后發(fā)生的變化,觀察大自然在雨中發(fā)生的變化,這種設計繪畫情境使學生有創(chuàng)作思路,讓學生在設計的情境中感受美術的魅力,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
(二)創(chuàng)建藝術領域,增加學生視野
在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欣賞的課程來創(chuàng)建藝術領域、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視野。例如:在欣賞達·芬奇的著作《最后的晚餐》時,由于學生的年紀還比較小,所以,要結合人物故事來提升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通過簡單的介紹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題材來自于圣經(jīng),猶大背叛了耶穌,耶穌在被捕前,與十二門徒共進晚餐并且很淡然的說出有人出賣他的消息。達·芬奇利用各種繪畫手法,生動形象的將耶穌與門徒的各種心理姿態(tài)巧妙的展現(xiàn)出來。畫面運用了透視的原理,成功的將光與結構完美的相結合,畫出了一個個人物性格鮮明的形象。通過這樣的美術欣賞課堂,學生對于美術繪畫的結構與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在繪畫作品中,增加了學生視野,開闊了學生眼界。
三、課堂教學過程與課后評價的情趣性
(一)剪紙課堂教學的情趣性
我國有很多比較經(jīng)典的剪紙動畫片,如《漁童》《人參娃娃》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剪紙類的動畫片。當小學生看到造型精美、生動有趣的剪紙藝術作品時會被剪紙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3]例如:在剪紙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提前準備好彩色的紙、剪刀、膠水等。教師可以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方法,剪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要細心、將邊緣剪切整齊、不能將連續(xù)的地方剪斷。剪紙這種動手能力特別強的課堂,有效的帶動了課堂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剪紙中既鍛煉了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對美術剪紙藝術的興趣。
(二)水墨畫課堂教學的情趣性
在水墨畫的教學中,同樣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水墨畫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等,還可以播放一些水墨畫的圖片,來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水墨畫的培養(yǎng)可以先從簡單的游戲開始,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完整的葉片,在課堂上指導學生用顏料涂到葉片上之后在印到紙上,也可以將葉片修剪成學生喜歡的樣式,通過這種葉片水印的方式完成一幅簡單的水墨畫。制作的主體可以完全不受限制,使學生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這樣的課堂更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
(三)課后的興趣和創(chuàng)意評價
1.興趣評價
美術課堂充滿了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在上欣賞課程時,學生對于畫作的藝術欣賞性還非常淺顯,通過小故事的引導,學生對畫作的學習有了興趣,能簡單的學會畫作的創(chuàng)作構圖形式以及創(chuàng)作的故事背景,這時教師要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評價,之后在教學生利用作品中的構圖手法簡單的畫出學生自己的作品。這樣的興趣評價,學生能在課堂教學中占主體地位,使教學質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2.在水墨畫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想像空間,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去構思一幅自己想創(chuàng)作的作品。學生的想象是大膽并且豐富的,有的設計了自己在水中和小魚一同游泳,有的將蔬菜水果都設計出了四肢和五官同自己一起玩耍。對于面部表情,學生更是設計的十分夸張。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教師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哪怕是非常細小的一處創(chuàng)意,教師也要給予精彩的點評。學生正是需要鼓勵的年紀,教師的正確評價是鼓勵學生最好的言語,為將來有些學生在美術藝術道理上發(fā)展奠定了自信心與成就感。
結束語
農村的學生與城區(qū)的學生相比,對美術的表現(xiàn)力都是相同的,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注意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指導學生大膽的對美術展開想象力。在輔導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立足于農村教學的客觀環(huán)境因素,通過情趣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綜合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秀鮮.充分挖掘鄉(xiāng)土資源,豐富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4,06:153.
[2]余慧驪.農村小學美術課堂開展“生活情趣化”吹塑紙版畫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4,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