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08年印度民族運動,發(fā)生在帝國主義時代。在20世紀初的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國大黨成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力量,斗爭的性質屬于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運動,他們雖然沒有組織武裝斗爭,但提出了自治的政治要求,這場斗爭是亞洲的覺醒時期的重要運動之一,其斗爭目標與斗爭水平比19世紀中期的民族大起義都有很大的提高。
① 基本原因與斗爭對象:由于英國殘酷的殖民壓迫、掠奪所引起的,是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
、 參加斗爭的主力:勞動群眾始終是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參加者。
、 作用與結果: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表現(xiàn)了印度人民英勇的反抗精神,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亞洲各國人民的斗爭中都起了相互支援的作用。
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
特點:民族資產階級掌握領導權,組織政黨,提出綱領,但由于各國資產階級的兩面性而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