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嘗試

更新時間:2017/2/23 22:57:00  瀏覽量:5621

  [摘要]在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班級開展分層教學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分層教學能夠讓好、中、差的學生找到各自的學習目標,各層次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有所得、有所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需要注意摸清情況,分層科學合理;分層備課,明確各層學習目標;分層授課,讓各層次學生學有所得;分層評價,鼓勵共同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 分層教學 嘗試思考

  我校是事業(yè)辦九年一貫制職工子弟學校,小學班級學生人滿為患,而上了初中,班級人數銳減十多人。為什么初中階段學生流失的狀況難以杜絕?除了少數家長、學生對教育不重視外,還跟中學教師恪守傳統的教育理念、堅持保守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初中階段由于課程多、任務重、課時緊,教師較多地采用傳統保守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大一統”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實際教學中其實只照顧到中等水平的普通學生的需求,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少,學習的主動性差,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越來越讓人擔憂。這種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缺少學科尖子,而因學習成績差、自尊心備受打擊導致厭學、輟學的情況倒是時有發(fā)生。

  要改變學校的這種狀況,我們不僅要更新教學理念,還要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在教學實踐中與時俱進,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才能解決新問題,取得新成績。2015年秋季學期筆者接手新的初中班級,面對52名稚氣未脫的學生,如何才能擺脫尖子不尖、差生輟學的老狀況?在翻閱大量教學理論書籍,并與多個學校的同行交流取經后,筆者決定在新一屆初中班級中開展分層教學實驗。

  一、為什么要實施分層教學

  1.從學校教學實際情況考慮

  我校雖說是職工子弟學校,但其實單位子弟占不到全校學生人數的十分之一,大部分的學生是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這些學生大多因父母工作地點的頻繁變更而經歷了多次轉學,入校成績較差、學習習慣差。學生學習基礎差異大,到了初中后適應能力也不同,因而即便是同一個班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拉開的幅度也是很大的。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如果采用傳統保守的教學方法,要想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績,是非常困難的。

  2.從分層教學的特點考慮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交流的過程,師生之間的交流必須是在同一層次下才能順利進行,即交流雙方必須有“共同語言”。在每個班級中都會有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了讓所有學生都有交流的機會,教師應該提供不同層次的交流內容,分層教學讓教師探究如何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從而達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的目標。

  分層教學是針對班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訓練不同的教學內容,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經過努力得到最優(yōu)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分層教學“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的、良性的發(fā)展”,它正確對待學生的客觀差異,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思想,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方式。

  二、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1.摸清情況,分層科學合理

  筆者所任教的七年級由原來的兩個六年級合并而成,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觀察,對于全班52名學生在各科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已基本摸清,從第二學期開始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教學目標會定得更精準、更合理。用兩個學期進行分層教學課題的實踐研究,可以讓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磨合,教師可以不斷調整、不斷改進分層教學的具體方法,而到八年級下學期,形成完善、成熟的教學常態(tài),為九年級中考沖刺打下基礎。

  學生編組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為了達到合理分組、有效提高的目標,根據學生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習成績及思維水平,筆者將學生分成A、B、C、D四個組,A組是學優(yōu)組,是班級排名前十名的學生;B組是潛力組,為排名十一至二十名的學生;C組是中層組,為月考考試及格,排名二十名以后的學生;D組是提高組,為月考不及格的學生。學生分組不是固定的,在七年級下學期中,每次月考后都會對四個組進行重新調整。而對于D組的學生而言,月考及格,則可以進入C組,如果在月考中沒有不及格的學生,則取消D組,通通進入C組。

  分層教學實施前,筆者與全班學生及家長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強調每次月考后的學生分組將只公布A組和B組名單,即前二十名,而二十名以后的學生則根據月考及格和不及格的情況知道自己是在C組還是D組。此舉既能極大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競爭意識,又保護了部分學生的自尊心,把分層教學有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

  2.分層備課,明確各層學習目標

  實施分層教學,必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對于D組提高組的學生而言,主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而制定的目標要求不宜過高,筆者給D組學生制定的學習目標是:字詞過關、作業(yè)完成、背誦達標,以此保證“考試及格”的設想能夠成為現實;C組為中層組,學生比例最大,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自覺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并能達到鞏固好課堂知識的目標;B組是由10名學生組成的潛力組,主要培養(yǎng)他們質疑、討論的習慣,給他們布置適當難度、適當數量的課外訓練,鼓勵他們向學優(yōu)組轉化;A組是學優(yōu)組,為班上月考前十名的學生,筆者主要要求他們形成嚴謹、踏實的學習品質,善于自學,敢于質疑,不斷拓寬學習思路,努力成為學科尖子生并帶動全班學生學習。

  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的教學設計中,筆者都要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把握哪些是基本要求,是所有學生應掌握的,哪些屬較高要求,是A、B組學生能掌握的,然后設計分層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其中要特別關注如何解決D組學生的困難和A組學生潛能的發(fā)展。

  3.分層授課,各層學有所得

  分層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分層授課。教師要根據學生層次的劃分把握好授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處理好知識的銜接過程,教學過程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宗旨,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學習,都能有所收獲,保證分層教學目標的落實。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在閱讀教學中如能有效地實施分層授課,分層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在《丑小鴨》一課中,關于安徒生的作品介紹,筆者找C組學生解答。這一內容雖涉及課外知識,但難度并不大,提問兩三位學生就基本上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關于這一課中的新詞匯,筆者找D組學生讀注音、講含義,這些內容課本上都有,提問只是換一種形式讓大家一起學習、鞏固,同時還能增強D組學生的自信,讓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更高。關于丑小鴨生活地點的變更及變更的原因,筆者組織全班學生分成八個學習組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尋找答案,以分層學習中A組或B組的學生作為小組代表發(fā)言,闡明各自小組的探究結果。這樣的安排是為了鍛煉A、B組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這個任務若交由C、D兩組的學生完成,會有較大難度。至于提煉文章主題思想、概括作品特點這些任務,主要交給A組學生解決,同時會提問B組或C組贊成哪個學生的觀點,理由是什么。最后的精彩片段朗讀則是人人參與,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被點名單獨朗誦的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角。

  以這樣的方式進行閱讀課文的分層教學,既能體現不同層次學生的訓練重點,達到分層指導的效果,又兼顧全班教學這一傳統形式,強調了全員參與的整體性;既能讓全體學生從各自的層面體驗成功的愉悅,又使得實際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通過這一教學法,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在作文教學中,筆者給A、B兩組學生制定的目標是700字左右,開頭結尾有亮點,內容新穎或平凡中見細節(jié),文章結構有想法;C組學生的要求是600字左右,文章結構完整,敘述流暢,能用上修辭手法;D組學生的要求是500字以上,敘事完整,語句通順,錯別字少。

  作文是最能體現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形式,對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學生而言,作文要求也不宜絕對統一。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達到不同要求的作文水平,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學習自信心,形成不斷進取的動力。

  4.分層評價,鼓勵共同提高

  對于A、B兩組學生,筆者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既欣賞他們在課堂上、在作業(yè)和試卷中體現的智慧,表揚他們成績的提高、名次的提升,當然也指出退步降級的學生存在的問題;對于C組學生,筆者通常只表揚進步,勉勵其他學生也能有所提升;對于D組學生,筆者表揚月考及格進入C組的學生,不在課堂上點名批評他們中的任何一位,當然課后的談話是免不了的。

  每次月考過后,筆者都要對學生的組別進行必要的調整,建立動態(tài)的分等定級機制。對有進步的,提高等級,對有退步的,則降低等級。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而且有利于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陷,繼續(xù)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三、 對初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再思考

  1.心理疏導在前

  初中生處在個性發(fā)展的分化期,青春期、叛逆期使部分初中生對成年人的教育產生質疑甚至反感,讓學生理解接受分層教學的模式必須是心理疏導在前。另外,取得家長贊同與配合也非常有利于分層教學的開展。多方積極配合,把分層教學的負面因素降到最低,教學效果才更為顯著。

  2.分層時機合理

  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對中學的教學環(huán)境、教學規(guī)律還沒有完全適應,幾次考試并不能說明學生的基礎與能力。另外,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七年級不宜過早進行分層教學。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與觀察,師生雙方互為了解熟悉后,到了第二學期開始第一次分層教學才相對合理。

  3.動態(tài)分層的必要性

  考慮到初中生思想上的波動較大,學習上存在不穩(wěn)定性,分組要適時調整,分層教學的對象目標也要及時調整。一次分組后就一勞永逸,不利于建立良性的競爭機制,分層教學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大。

  4.加強課堂分層教學方法的藝術性探究

  課堂上要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合理而藝術的分層教學,難度很大,需要教師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對于在八年級階段如何改進之前形成的分層教學模式,鞏固分層教學取得的成績,還需要繼續(xù)在實踐中探究。

  [參考文獻]

  [1]王繼忱.初中分流教育的實驗研究[J].人民教育,1997(11).

  [2](美)瓊·蘇穆特尼,范·弗拉門德.在普通課堂教出尖子生的20個方法:分層教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與分層教學有關的初中語文論文
  • 暫無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