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說是初中語文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小說可以幫助學生走進社會,體會實際生活中的人情冷暖,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趣味和高尚的道德意識。學生最喜歡閱讀的也是小說類的文章,但是小說的教學也是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難點,因此,本文主要討論初中小說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改善性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 小說教學 問題及策略
小說是初中生正式系統(tǒng)學習的第一種文體,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小說所占的比例也十分的大!墩Z文課程標準》對初中小說閱讀教學提出了以下要求:“初中生能夠了解小說這種文學樣式,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在課標的要求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十分重要,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說教學一直是中學語文的難點所在。
一、初中語文小說教學的現狀
(一)小說講解片面化
目前,仍有一大部分人對小說教學的關注點在“教化”這個功能上面,認為講解小說主要是分析描寫人物所用的藝術手法,通過故事情節(jié)去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將審美這些方面置之度外,覺得美育一類的東西花時間、花精力,見效還慢,因此,對小說的教學主要集中在說教灌輸上,脫離了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缺乏一些能夠具體針對青少年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時代的聯系也不夠。例如在初中小說閱讀的教學上“反帝、反封建”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但是由于時代的關系學生已經不能切身感受到來自“三座大山”的壓力,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會十分的困惑。
(二)小說自身的特殊性帶來的講解難度
首先,小說的篇幅一般都比較長,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就涉及到關于重難點的取舍,老師想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面面俱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時,教材中的小說一般都是節(jié)選小說,在講解時就涉及到故事情節(jié)前后的連貫性以及必要的背景介紹,這些都為小說教學帶來了難度;另外,“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小說文本的虛構性使得小說有很大的分析空間,這就要求老師在教輔資料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很多老師由于時間問題或者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不夠,在小說教學的講解上就顯得十分吃力。
(三)課堂與學生興趣的脫節(jié)
如果將學生喜歡的文體進行一個排名,小說一定是前三之一,大部分的學生都十分的喜歡閱讀小說,課下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一旦在課上學習小說,分析文本,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之極。這就像學生在欣賞一座建筑,學生心里已經能感受到美了,但是老師告訴學生這個建筑是什么材質做的,這個材質具體產自哪里,不僅破壞了整體的美感,也讓學生失去了興趣。閱讀也是這個道理,很多一線老師總想在講課時向學生灌輸一些考試答題的技巧,讓學生提前適應,掌握答題的套路,有時候沒有掌握好分寸,就會把學生本來對小說的興趣破壞,最后限于一種應付式的上課。
二、初中小說閱讀教學提高策略
(一)立足文本進行學情分習
小說的文本內容充滿了一種情景感,因此,情景教學就是一種很適用于小說教學的方式,但是情景不是隨意創(chuàng)設的,是根據小說的特點以及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準備的,因此,小說的教學要立足于小說的三要素這個基本點去進行整體的分析,通過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讓學生能從自身出發(fā)聯系到小說內涵進行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特點,找出與學生共鳴的部分,同時將小說文本同現實關照,去對學生的審美進行一種拔高。
(二)關注背景,充實備課內容
學習小說必須要關注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出這篇文章的,這對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作用,因為小說的篇幅較長,所以對老師的積累就有很高的要求,只有老師了解相關的知識以后,才能就一篇普通的小說文本進行延伸發(fā)散,并且侃侃而談,擴大學生的視野范圍,因此,老師在進行小說的教學時就需要提前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去了解作品誕生的時代,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這是深入小說教學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在小說教學的課上游刃有余。
(三)立足于學生的特點
無論教師對小說文本的解讀如何深入、課下的積累有多么的豐厚,對情境教學的課堂設計如何巧妙,最終的效果如何,全在學習的主體學生上,因此,小說教學設計實施前,做好學情分析的功課尤為必要。這就要求老師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所在,并在教學時將小說文本以及技巧知識同學生的興趣相聯系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達到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說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確立正確的教學方法,確定小說教學在初中語文中得正確地位,并在教學過程中開辟新的實施途徑,是語文新課程標準帶動教學理念更新的題中之義,這要求老師秉承建構主義教學觀,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雙眼去發(fā)現、用自己的心靈去重構小說,最終才能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辛偉國.初中語文小說調讀情境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ㄗ髡邌挝唬罕鞠忻魃絽^(qū)高臺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