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的政治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時代性強,而且又是理論性的科目,普遍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質量不高等現(xiàn)象。要改變這一種狀況,達到素質教育,即要牢固掌握知識,而且要達到知識、能力、覺悟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就必須端正教學思想,從實際出發(fā),大膽改革,增強政治課的吸引力,調動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思想教育和理論知識教育的雙豐收目的。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上好政治課;幾點做法
目前初中政治課教學中,有部分教師因教育觀點、教學方法陳舊,在教學改革上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興趣不濃,動力不足,造成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欠佳。我們應重視這一點,努力扭轉這一局面,通過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把教材的特點和初中學生認知規(guī)律結合起來,采取多種教學策略和辦法上好初中政治課。下面我就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總結如下:
一、把嚴肅的哲理變成生動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政治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但理論又是從許多生動活潑的具體事例中高度概括出來的。如果在課堂上只是照本宣科,那么課堂就會干巴巴毫無味道,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更談不上培養(yǎng)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力求做到現(xiàn)實生活和哲理相結合,使學生能在生活中領悟莊重的課題,懂得嚴肅的哲理。
例如:我在講“交友要講原則”時,事先考慮到學生對這個問題雖然并不陌生,但從未認真思考過的實際,沒有按教材安排直接講授三原則,而是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你交了多少朋友?都有誰?這些人為什么成為自己的朋友?你的父母希望你同什么人交朋友?交什么樣的朋友對自己有好處?學生討論得很熱烈。通過討論,學生對交朋友引起了重視,明確了交朋友一定要講原則。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很好,起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
二、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和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和學生身邊的事例,來說明一些政治理論,來懂得政治理論和掌握政治理論知識,從中受到教育。這樣,學生有親切感、認同感、有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品德教育時,就聯(lián)系學生自己的財物(書、文具、自行車等)和他所使用的課桌椅、實驗器材、教室等,闡明公共財物的概念,并進一步明確為什么損壞公物要賠償?shù)葐栴}。
再例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增強政治課吸引力。許多熱點、焦點問題,使得許多學生一時不能夠理解和有困惑的。因此,政治課教師應把了解時事政治作為一項任務,這樣便于把一些熱、焦點問題介紹給學生,引導學生給予正確的分析,形成正確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以利于將來更快地適應社會。如我在教學實踐中,把學生關心的擇業(yè)、反腐倡廉、保先活動及國際形勢等問題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討論,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學得有滋有味。
針對學生的特點我在設計問題注意到以下幾點:1.問題既不能太淺顯,過于淺顯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又不能過難,太難學生就不敢想象。2.設計出來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找到答案。
三、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事實證明:盡管教學內容相同,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果卻不相同,除學生知識水平、認識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方法。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才能增強政治課對不同學生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1.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如講授法、談話法、講讀法、自學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多參與活動,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切忌教師唱獨角戲。注重教學策略的綜合化,注意教學對象的個別化。
2.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錄音、錄像、多媒體、實物和掛圖、小品表演、詩歌朗誦、講座、競賽等形式,創(chuàng)造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愉快的獲得知識。
3.課內課外一體化。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內的教學,還要注重課堂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得到深化。特別注重開辟第二課堂,堅持知行統(tǒng)一,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開展政治課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辯論會、演講、案例分析,打破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界限,讓學生知道他們所學的書本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和現(xiàn)實的外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由于政治課增加了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同時增強了思想政治課的吸引力。
四、在優(yōu)化教學過程、課堂教學結構的探索中,要借鑒、更要有創(chuàng)新
1.理解課文要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基礎。沒有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礎,就不會有學生思想上的升華。思想政治課新教材一改往日古板陳舊的編排模式,設置了“想一想”、“讀一讀”、“議一議”、“試一試”、“閱讀與思考”等欄目,這些欄目的設置打破了教師包攬講課的一統(tǒng)格局,為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養(yǎng)成自學習慣,使學生有準備地進入下一步學習都有重要意義。
2.要以學定教,確定自讀和思維的重點。把學生在自讀中提出的有價值的、體現(xiàn)教材重點、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形成幾個重點問題,引導學生讀、思、議,逐一加以解決。在深入理解的過程中,鼓勵提出問題的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群體的智慧,進行合作學習,全班討論,教師在其中起引導、點撥的作用,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鼓勵學生發(fā)表經(jīng)過獨立思考的、帶有個人認識和個人情感的理解、體會、意見和看法。
總之,政治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富有藝術性的教學工作,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和好的教學方法才能上好政治課。
【參考文獻】
[1]王秀輝.怎樣增強思想政治課的魅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30期
【作者簡介】
杜曦明,學歷:大學本科,當前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政治教學。重要榮譽:本文已收錄到教育理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