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論文頻道
 
 網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欄目類別:論文發(fā)表網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操作策略

更新時間:2017/3/6 10:04:00  瀏覽量:3730

  一、設置導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材

  “問題”的設置通常以課本教學內容為依據,將具體的教學內容問題化,通過設置問題,對教學程序和內容不斷展開和推進。如《生物·必修2》《第3節(jié)伴性遺傳》導學提綱可這樣設計:根據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圖,提出問題請學生思考。第一,家系圖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別的?說明色盲遺傳與什么有關?第二,紅綠色盲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第三,Ⅰ代1號是否將自己的色盲基因傳給了Ⅱ代2號?這說明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Y染色體上?第四,為什么Ⅱ代3號和5號有色盲基因而沒有表現出色盲癥?第五,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在歸納色盲遺傳的特點上可這樣設計:第一,男、女患病的數量情況怎樣?第二,分析圖2-12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的去向?第三,是否每代都有患者?第四,分析女性患者的親代子代的患病特點?通過這一系列“問題鏈”形式,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與思維,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層深入,不僅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知識點,更能訓練學生嚴謹的思維與推理方式,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能力與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二、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教師把學生帶入“問題”情景后,應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探索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現代教學理論告訴我們,教學既是認知過程,也是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課堂教學要以“問題”為主線,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特別是以師生互問、生生互問的合作性活動為主要形式,組織探究活動,讓學生活動起來,以發(fā)現問題促學習,以探究問題促發(fā)展,以解決問題增效益。筆者在教學中通常先讓學生獨立學習,然后分組討論,最后表達交流討論結果。分組討論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后議論;也可以讓學生與周邊同學小聲議論;也可以讓學生前后桌4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邊觀察、邊學習、邊議論。學生在討論時,教師來回巡視,并擇機進行個別輔導解析。小組討論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員作用和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力量,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提出教材中的疑點、難點和重點問題,在學生中開展討論,從而確保討論的效果。

  三、展示“問題”,反饋講解

  學生通過自學能夠吸收很大一部分知識,基本上能夠回答導學問題,但也會有一些疑難困惑的問題。因而需要根據導學問題進行反饋。反饋的方式一般應采取討論式。即選擇好、中、差有代表性的學生向全班作交流發(fā)言,教師參與并鼓勵其他學生給予評析,參加爭議,造成一個師生合作,感情融合,有動有靜,既動手動眼又動腦動口,既分散又集中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局面。這樣可以增強探究和研究的氣氛,引發(fā)多角度思維,拓寬思路,使正確的理解得到鞏固和深化,不理解的地方暴露得更加充分。

  學生通過自學和反饋討論后,是否還需要教師進行講解呢?回答是肯定的。這不僅是因為討論中會暴露出一些不正確、不完善、不深刻的理解,而且,即使完全正確的理解,學生也期待著老師進行肯定。那么怎樣進行講解呢?從頭再講一遍是沒有必要了,一般來說,教師應根據反饋討論的情況進行一些評述性講解,即肯定正確,補充不完善,糾正錯誤,完整準確地歸納概括知識要點即可。在學生反饋討論中,常常有回答問題照本宣科的情況,這表明他們的理解還處在感性階段,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四、知識遷移,檢查訓練

  實施知識遷移的作法有:一是思考回答預先準備好的有代表性的題目,將已學或討論過的知識付諸實踐,檢查學生所得知識的深廣度和遷移能力,必要時再補充完善;二是注意訓練學生掌握知識的準確性、聯系性和條理性以及做題的速度、準確度和牢固度。

  五、“問題”導學的思考與體會

  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從培養(yǎng)學生能力出發(fā)來組織教學過程,它不是由教師先講,而是讓學生在問題導引下先進行自學和探索,然后教師再進行評述性講解。這就把以教為重心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單純傳授知識轉移到打好基礎,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軌道上來。它實現了教學過程“兩主”作用的有機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這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把教師的主導作用置于引導和教會學生學習的基礎上,以問題為杠桿來啟動學生自學和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自學過程中教之以學法,根據學情采取教法,這就把“兩主”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把學法和教法融為一體。

 與教學模式有關的高中生物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