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體驗式閱讀教學是指學生在主動認知、深入探究、親身經(jīng)歷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累積,對一篇文章的主旨內(nèi)容、創(chuàng)作風格、創(chuàng)作情感進行深入的感受和體驗,進而獲得新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必須通過自主的研讀、思考、體驗、理解和創(chuàng)造,才能完成對新知識的構建,作為教師必須嫻熟掌握體驗式閱讀教學的相關內(nèi)容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體驗文本,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能夠體驗到不同文本的情感內(nèi)容和閱讀樂趣,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喚醒內(nèi)心體驗
初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首要任務是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圖像與文字結合、視頻資料、音樂渲染、歷史背景介紹等創(chuàng)設與文本相似的真實情境,讓學生仿若如臨其境,身在其中,并在此情境中啟發(fā)學生展開自由的想象,深入到文章中去,體驗文章的情感走向,深層次的感悟文章的主旨和深意,與文本產(chǎn)生共振,從而喚醒學生內(nèi)心對教材文本的體驗。
1.在音樂情境中體驗
在閱讀中引入適當?shù)谋尘耙魳愤M行環(huán)境渲染,可以喚起學生探究文章的興趣,讓學生在音樂的世界中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碰撞,進而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例如,在學習《錢塘湖春行》一文時,這首詩用細膩的文筆描繪了一幅錢塘湖春景圖,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熱愛之情。為此,在教學時屏幕上為學生呈現(xiàn)西湖富有早春特征美景的畫面,用古箏曲《春江花月夜》作為整堂課的背景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一種濃濃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情感融入到這首詩中,讓學生感悟錢塘江春色之美。
2.在視頻情境中體驗
在閱讀中利用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能將抽象的文字轉換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到文本中的情感世界,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并且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比如,在教授《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一段蘇州園林的電視專題片,讓學生親自體驗和感受蘇州園林精致典范的藝術之美和畫面之美,隨后結合文章中對蘇州園林的描寫,喚醒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感悟到我國古代文化的園林情結和文化審美取向。
3.在語言情境中體驗
在閱讀中利用語言情境導入,能夠驅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去感悟,從而與文本產(chǎn)生共振。例如,在教授《背影》一課時,投影顯示孟郊的《游子吟》,這首詩千百年來感染了無數(shù)讀者,它樸實和親切的詞語卻襯托出平凡卻又偉大的母愛,喚起了多少子女對父母的思念及回憶,從小到大,母親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如陽光一樣沐浴著我們成長,但其實陪伴我們一生的還有我們的父親,父親給我們的是一種厚重、深沉的愛,讓學生帶著對自己父母的情感,去體驗和感受文中深厚而動人的父子深情。
二、扮演人物角色,感悟人物情思
讓學生在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礎上,聯(lián)系文章中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人物角色的體驗,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驗人物的思想情感變化,讓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能夠很快理解每個人物角色在文章中的不同地位、不同作用,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深層次理解和雙向互動,也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開展初中語文體驗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同時,將表演帶入語文課堂,讓學生的表演欲望得到充分滿足,每一次的表演都能體現(xiàn)學生對人物角色的不同感悟,并且極為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提升。
比如,教師在講授《成尼斯商人》一文時,這是一部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波瀾起伏的喜劇,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戲劇中人物的性格,如惟利是圖、貪婪殘忍、能言善辯的邪惡商人夏洛克,崇尚正義、聰明機智、行事果斷的人文主義婦女鮑西婭;重義輕利、見義勇為、慷慨大方的年輕商人安東尼奧等等,從而對人類的善與惡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到莎士比亞寫作語言的詼諧和優(yōu)美,在緊張中有輕松,在輕松中暗藏殺機。
又如在學習《曹劌論戰(zhàn)》一文時,教師在為學生基本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分別扮演魯莊公、曹劌、鄉(xiāng)人等角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文中人物的對話通過一場課本劇表現(xiàn)出來。全班分為四個小組,自行選定導演、演員,自行設計臺詞和人物動作,自分角色排演戲劇。學生將做事膽大、關心國家命運、遠見卓識的曹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學生表演完其余同學以記者身份采訪人物角色扮演者,加深學生對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真切的感悟到文章中人物道德情思。
三、巧妙結合讀寫,強化學生體驗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到人性的善惡,收獲了豐富的情感體驗,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使得他們的思維變得活躍、想象力變得開闊,而學生這些情感上的體驗和技能上的進步都需要通過寫作來體現(xiàn),如開展對文章進行仿寫、續(xù)寫、擴寫或讀后感等多種寫作訓練方式,這樣以讀促寫,以寫提讀,讀寫結合,加強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體驗和情感的升華,從而推進語文體驗式教學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講授朱自清的《春》這篇散文時,文章開頭將春天比作了“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壯的青年”,分別強調(diào)了春天的”新”“美”“力”,這三個比喻句組成了一組排比句,形象而又生動的描繪了春天成長的自然過程。在對這段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春天像……”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這樣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春回大地,萬物更新,給我們帶來了溫暖、生機和力量,將學生帶入到春天動人的景象中,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擬人、比喻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作者寫作的優(yōu)美語言。
例如,在講授《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把握原作品主題和抓住人物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對故事結局進行續(xù)寫,以加深學生對文章中人物多元化性格的體驗,領會作品的豐富內(nèi)蘊。如續(xù)寫練習:回來的時候,我們換乘了圣瑪洛船,在船上看到了有位富翁像像于勒,菲利普夫婦會有怎樣的反應?讓學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進行故事的續(xù)寫。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體驗閱讀教學適應新課改的需求,它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走出來,掌握閱讀學習的主動權,主動的去體驗、去探索、去研讀、去表達,讓學生的自主性與獨立性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只有體驗多了,才能獲得豐富的知識累積,作為教師應該正視這個過程,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體驗,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得以提高,逐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東?h房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