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道至簡,面對眾多的教育理論信息,小學語文教學法要趨向簡單,精兵上陣,最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要善于研究教學理論、教學規(guī)律,不要盲從,要立足實際,把握自我,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法簡單化;吃透本質;加強素質;教學個性
當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正在進行,召喚教師盡快轉變教學模式,重新設定自己的角色,但同時,來自四面八方的教育理論信息以及各種模式教育,讓不少教師感到不知所措。大道至簡。筆者認為,語文教學尤其小學語文教法要趨向簡單,精兵上陣。
一、什么叫簡單化
簡單化就是教師力求使用最高效的教學方法策略,讓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效率,從而達到提升語文成績,激發(fā)學習積極性,進而提升語文品德素養(yǎng),為以后的深入學習夯實基礎。但是,在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常?吹胶芏嗬蠋煆膫湔n伊始,就設定了很多種教學方法,比如提問法、討論法、研究法、練習法、誦讀法、演示法等,在教具準備上是每節(jié)課必備多媒體,從導入到提問,從練習到鞏固處處存在,多媒體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這樣的課堂可謂豐富多彩,小學生也是歡天喜地,可是這節(jié)課的最終目標完成得怎樣,值得反思。
江蘇省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就說過,“簡簡單單教語文”,不要把語文教學搞得太玄乎。
二、如何做到簡單化
最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要善于研究教學理論、教學規(guī)律,不要盲從,要立足實際,把握自我,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ㄒ唬┏酝附虒W本質
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怎樣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課標主張,“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本褪钦f,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教學根本,只要是符合學生實際的、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任何手段,只要能完成教學任務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手段,這才叫百花齊放,君不見網(wǎng)紅教師大搞創(chuàng)新翻唱詩歌,評書課文,大受歡迎。
以古詩詞教學為例,古詩詞教學總體目標是什么,對小學生無外乎讀讀背背,在讀和背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喜歡上它的節(jié)奏和韻律,喜歡它的意境就可以了。孩子們隨意學習最好,以《鵝》為例,孩子們可以搖搖頭晃晃腦,拍拍肩膀叉叉腰,感受出情趣來。但是很多教師只注重成績,學習古詩詞,要么一本正經(jīng)地講解知識點,要么單一地要求學生背誦,因此孩子們體會不到古詩詞的美學意義,恐懼或者厭倦,即使理解了、學會了也是蜻蜓點水,沒有長久意義。
(二)吃透教材本質
教材是學生獲得系統(tǒng)知識的主要來源,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也是每位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托,教材的編排是有規(guī)律有體系的,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也有一定內容范圍的學習任務。但是,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不是為教教材而教學,不是為完成而完成。所以,在教學目標設定上,新課標要求設定三維目標意圖也在此。
在小學課堂中,基礎很重要,不少教師就孤立地認為只需要學習知識點,并不需要進行知識拓展,自然會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這實質上就是違背了學生主體原則,導致一味進行“填鴨式”教學,忽視了教育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對教材的錯誤處理自然不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教師需要從根本上吃透教材本質。比如作文教學,背作文是很多小學老師的法寶,教作文技巧是很多培訓班的技巧,殊不知,學會利用教材,把教材的讀寫合一才是最佳渠道。
。ㄈ┏酝笇W情本質
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情境教學對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明顯,但情境教學必須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設計,目的是降低難度,改善氛圍,提高興趣,提升認知能力,保證學習效果。我們教育學生“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感恩農(nóng)民,“誰知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恩父母,確實不錯,但是你再反復強調父母在田地的辛苦,高中生也不認可,看看打工者的生活倒是一個合理手段,這就是學情;學習《養(yǎng)蠶》便要學生養(yǎng)蠶,桑葉從哪里來,家長困難,很不合實際,這就是學情。吃透學情,就是要吃透社會實際,吃透生活實際,吃透學生實際。例如,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我先讓孩子網(wǎng)上搜集詹天佑有關背景故事,了解詹天佑對中國發(fā)展的作用,激發(fā)崇敬感,課堂上通過多媒體互通信息,激發(fā)共鳴,學習會更輕松,因此,教師把握學情,合理進行情境設定,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才能為進一步學習打下牢固的知識能力和情感基礎。
三、教師努力方向:提高自信,加強專業(yè)能力素質,形成教學個性
要想自信,就必須有很強的專業(yè)能力素質。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個人業(yè)務水平提升的過程。小學的知識體系對任何一個科班畢業(yè)的老師來說都是毫無障礙的,但教學的藝術是無止境的。老師要不斷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不足,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同時還要不斷學習,汲取各類課程的教學精華。
參考各類資料,網(wǎng)絡復制優(yōu)秀教案也是很多老師投機取巧的辦法,課堂效果似乎也是能贏得喝彩的,但是哪一個構思是出自你的匠心獨運?簡單采用的教法利于節(jié)約時間,掌控課堂,個性化教學既需要時間和精力,還需要了解學情,付出耐心。但只有在對學生的深入全面的認識基礎上,在創(chuàng)新探索的基石上,根據(jù)學生不同個性的教學才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才能促進學生個體的進步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簡單化,是科學教學的需要,是處理教材的需要,更是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需要,是新時代課改個性教學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育成功,實現(xiàn)學生個性化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余竹君.新課程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探析[J].讀與寫旬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