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希望,將來他們會在不同行業(yè)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教育事業(yè)十分重視,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被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學生身心健康的保證。然而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沖擊,導致學生接觸了很多不良思想。本文以高中政治教育為論述核心,首先論述高中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中;政治教育;挑戰(zhàn);對策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與傳媒業(yè)的融合發(fā)展,以互聯(lián)為平臺,以電子設備的為載體的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的發(fā)展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拉近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時效性是新媒體最大優(yōu)點,人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手機客戶端就可以了解最新動態(tài)。然而新媒體的興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二、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簡稱,也可以成為思想工作與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一般是指:由一個政治集團或者政治階級,為了能夠達到所需要的政治目的,有意識的對廣大群眾進行思想引導,從而讓人們的思想認知和其達到統(tǒng)一。我國政府和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社會,這并不是政府和黨的事情,而是全民的共同追求,也需要大家一致努力方可實現(xiàn)。青年學生是祖國建設發(fā)展的生力軍和希望,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認知是尤為迫切的。高中生處于青春叛逆期,其心理不夠成熟,作為高中學校的思政老師一定要通過思政教育課程的開展,引導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同時引導高中生從小樹立偉大奉獻理想,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新媒體時代下高中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
(一)新媒體內(nèi)容缺乏監(jiān)管
網(wǎng)絡媒體是新媒體中的主力軍,根據(jù)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顯示:我國目前網(wǎng)民有6.88億,其中手機網(wǎng)民達到了6.2億之多,總體網(wǎng)民數(shù)量占據(jù)了我國人口總數(shù)量的一半,也就是說新媒體的覆蓋率達到了50%。手機在高中學生人群中更是實現(xiàn)了普及。QQ、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幾乎成為手機的必備客戶端。社交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增加了學生與他人溝通的機會,也使可以讓學生更加貼近社會。但是我國缺乏對社交內(nèi)容的監(jiān)管,很多不法分子在社交網(wǎng)站上發(fā)布不良信息,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高中生大多為14到18周歲的青少年,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自我判別能力不夠,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導,因此推進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yǎng)是十分迫切的。
(二)新媒體應用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兼容
新媒體及時的互動、快捷、虛擬性,給傳統(tǒng)的高中教育模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在傳統(tǒng)的高中思政教育模式下,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填鴨式”的,和學生的交流互動極少,加上思政教育的內(nèi)容大多是偏理論的,課堂上教師講解乏味,學生們課堂學習提不起興趣是常有的。而在新媒體沖擊下,學生們能夠增強和老師的互動,他們不單單只是聽講、記筆記這樣枯燥的課堂學習,而是可以和老師探討相關的看法,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就讓學生的主體意識獲得了調動,也增強了對課程的趣味性,使學習興趣也提高了。但是,國內(nèi)很多高中院校的課改達不到新媒體時代教育的要求,加上一些老師觀念陳舊,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導致新媒體技術在教育課堂中的運用偏少,也讓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得不到質的改善。
四、提高高中政治教育質量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
師資力量是思想政治教學中關鍵,它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學科不同,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不僅需要專業(yè)的知識素養(yǎng),還應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很多教師對高中政治教育不夠重視,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認為文化課程是高中階段教育的重點,這樣顯然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學?梢约訌娬谓逃牧Χ,將政治教育落實到每個年級。避免政治教育課程被其它學科占據(jù)。
(二)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方式是思想政治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方式的選擇對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起到了絕對性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完全不考慮學生是否理解,還是一味向學生灌輸理論內(nèi)容、不管是哪一門學科,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提不起學習興趣,往往還會產(chǎn)生厭學心理。為了提高政治教育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引入課程,通過視頻、圖片等更加直觀的方式,增強課題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
(三)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點
現(xiàn)在很多人對手機十分依賴,“低頭族”成為目前比較常見的群體。學?梢猿浞掷眠@些社交平臺來進行政治教育宣傳。例如:學?梢酝ㄟ^QQ群、微信群、微博話題討論等形式開展,社交平臺具有很多的互動性和及時性,并且社交平臺也具有很好普及性,這樣可以擴大政治教育開展的范圍,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并且也讓思政教育可以更加深入、快捷的開展。
五、結束語
新媒體給高中政治教育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帶了很多機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yōu)越性,積極的把新媒體的優(yōu)勢運用到思政教育的課堂中去,豐富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此外,對高中生在進行相關的教學信息瀏覽時,要進行一定的指導,引導學生瀏覽正面信息,提高學生對負面信息的辨別力。
參考文獻:
[1]許永會.高中政治老師應如何應對新教材的新特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
[2]李文彬.淺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師[J].教育教學論壇,2010.
[3]周永華.淺議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進行課堂討論[J].教育教學論壇,2010.
[4]楊金麗.鄭良濤.高中政治研究性學習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5]溫滿斌.探究高中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對策[J].成才之路,2012.
。ㄗ髡邌挝唬好袂诳h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