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答案網(wǎng)! 請  登錄  |  免費注冊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網(wǎng)論文頻道
 
 網(wǎng)站首頁 | 論文頻道首頁 | 小學語文論文 | 小學數(shù)學論文 | 小學英語論文 | 小學體育論文 | 小學音樂論文 | 小學美術論文 | 小學品德與社會論文 | 小學科學論文
 初中語文論文 | 初中數(shù)學論文 | 初中英語論文 | 初中歷史論文 | 初中政治論文 | 初中物理論文 | 初中化學論文 | 初中生物論文 | 初中地理論文 | 初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品德
 高中語文論文 | 高中數(shù)學論文 | 高中英語論文 | 高中歷史論文 | 高中政治論文 | 高中物理論文 | 高中化學論文 | 高中生物論文 | 高中地理論文 | 高中體育論文 | 美術 | 音樂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更新時間:2018/7/6 23:16:00  瀏覽量:2706

  上作文課時,許多老師都倍感煩惱。因為現(xiàn)在不少學生害怕寫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見了貓”,還有不少學生對作文“敬而遠之”。學生長此下去,不僅影響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約了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呢?下面談談筆者對作文教學的幾點看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好奇心很強,他們對周圍所有的新事物都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使之因好奇而產(chǎn)生興趣,因有興趣而樂于觀察。

  1.肯定誘導法

  肯定誘導法是對學生的寫作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給予積極的、向上的、富有激勵評價的誘導方法。學生的作文,口頭表達也好,書面表達的也好,教師評改時,當面評改也好,書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長處,從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加以肯定,給予鼓勵,進行激發(fā),切莫以自己的眼光來要求學生,對學生的作文動則橫加指責,使學生通過教師的一個甜蜜微笑,一句溫馨話語,一段舒心評語,看到自己寫作的曙光,寫作的前程,寫作的希望。

  2.體驗誘導法

  體驗誘導法是讓學生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感悟道理的誘導方法。文學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寫作前,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親身體驗活動,如讓學生撿個石子帶來學校,仔細觀察它的形狀、顏色,敲敲它,聽聽它的聲音,再通過看、摸、聽等加以聯(lián)想,挖掘出它的更深層的含意。做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寫作起來是一定會感興趣的,諸如此類活動,可以多搞一些,如讓學生撿一片樹葉,摘一朵小花,捧一杯泥土等,觀看它的形狀和顏色,嘗嘗它的味道,學生親身體驗的東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

  二、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的好習慣

  要寫好作文,首先要有寫的材料,這就要求有豐富的生活,有更多的實踐。除校內(nèi)生活外,還應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參觀、訪問、出游、看電視、勞動等等,都是積累作文材料的原始來源。在活動中,要多看,要看得細,看的全,抓住事物特征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事、物,用自己的眼睛、心去觀察感受,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能打動心靈的寶藏,寫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氨仨殞さ皆搭^,方有清甘的水喝”,這“源頭”就是五彩繽紛的生活。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把生活看成七彩陽光,即便是同學中間的沖突、矛盾等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種生活的樂趣,這些都是思考寫作的好題材,而不能把它當做是一種煩惱,一種包袱。所以教師應盡量的充實學生相對單調(diào)、有限的生活,極大的擴充生活源泉,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出小家庭,走進大社會,盡量的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充實生活,積累生活。在生活中生成作文,升華學生的人格。

  三、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常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理即文章源于豐富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途徑,就是通過課內(nèi)、課外相結合的方法,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材料越豐富,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也就越準確,才能為寫好作文打好基礎。

  1.抓課堂教學

  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挑萬選的佳作,在思想教育、題材選取、體裁安排、謀篇布局、用詞造句乃至標點符號的運用等方面,無不獨具匠心。因此,課堂教學中,力求學生盡可能地熟讀、背誦課文,引導學生在對語言有一定感悟的基礎上,將熟讀成背誦。每讀一篇,自主積累語言。如此日積月累,內(nèi)外吸取,在學生自己習作時,那些適宜的篇章結構、生動的語言詞匯就會蹦跳出來。

  2.開辟廣闊的課外閱讀天地

  教師可以千方百計地解決小學生課外閱讀中出現(xiàn)的不會讀、不肯讀、不能讀等問題,讓讀書成為習慣,不但要讀,而且要大量地讀。撐起“課外閱讀”這一片晴朗的天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教師帶頭閱讀

  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充當?shù)慕巧皇且龑д。學生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閱讀時間的安排、閱讀后的交流、閱讀能力的評價都有賴于教師的指導和組織。為了勝任這一角色,教師自覺自愿地進行閱讀。

 。2)營造讀書環(huán)境

  教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開設讀書廊,文化廳、圖書角等,營造“處處皆讀書”的場所。然后,班級適當訂閱《少年報》、《作文報》、《語文天地》等多種讀物。最后,構建“展示平臺”,把學生喜歡的文章、讀書心得、個人收獲一一展示,相互交流溝通,進一步鞏固讀書的成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置身于這種讀書氛圍里,學生耳濡目染,能不受到感染嗎?

  (3)培養(yǎng)讀書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濃厚興趣的方法很多。經(jīng)常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激動人心的“書林”境界,讓學生置身于其中。就是很簡單而又操作性很強的方法。比如:搜集有關的讀書名言,帶給學生理解與欣賞,經(jīng)常帶領學生到學校圖書館或新華書店,給學生講名人與書的故事,讓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并且不由自主地有種徘徊浩海書林的欲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交朋友的強烈意識。

  四、讓學生堅持寫日記,使觀察所得文字化

  只觀察不記錄,許多新鮮的印象、有趣的人物、事件、生動的場面就會象天上的流星一樣,轉(zhuǎn)瞬即逝。當用到的時候再去回憶,就會覺得朦朦朧朧,很難提筆成文。如果把每天感動的事情寫下來,寫文章就會有豐富的素材基礎。另外,寫觀察日記,不但是鍛煉觀察能力的問題,也是一種對觀察內(nèi)容的思考,寫多了,也有助于增強思維能力。在日記中學生可以寫下來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雖然事件不必驚天動地,語言不必華麗動人,但是這一件件小事成了學生作文素材。如:李偉同學在放學路上,看到洗車店的工人拿著水龍頭任意揮霍,浪費水資源,就寫了《這樣做不應該》,發(fā)表了自己對浪費水的不滿,并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建議。寫日記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使他們自身的靈魂受到了一次熏陶和升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拓思路,我們還進行了“評選優(yōu)秀日記”的活動,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爭強好勝不服輸?shù)男睦,漸漸地學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總之,我們要從觀察入手,教給他們觀察的的方法,并及時進行訓練。讓學生在觀察中積累寫作素材,積累語言,積累寫作方法,積累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一句話,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時,要讓他們不斷用不善于觀察的眼睛變成愛觀察的眼睛,從課內(nèi)到課外,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感受生活的真諦,感受人間的真情,陶冶他們的情操。讓他們感到作文與生活一樣,是對生活的再現(xiàn),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與作文教學有關的小學語文論文
 熱點推薦
CopyRight @2018   論文發(fā)表最好的網(wǎng)站 www.stephenandchris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