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抓口算訓練,打好計算基礎
在平時的課堂中,老師應重視口算訓練,這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前提。每天上數學課時,用3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可以根據學生課堂作業(yè)、測試等反饋的情況,通過學生容易出錯、難于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各種各樣的練習訓練,如奪紅旗、對抗賽、開火車、找好朋友、對呤、填空、改錯、選擇、編題、操作等,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注意力、記憶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充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強筆算練習,培養(yǎng)計算技能
計算教學既要使學生理解,又要使學生形成計算技能。技能的形成是多種實踐規(guī)律的結果,正確、快速是技能形成的重要標志。每天都要進行兩個典型且容易出錯的計算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筆算能力。訓練時間為4分鐘,訓練任務是讓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兩道筆試題。實踐表明,學生們的筆算訓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三、加強估算教學,提高計算準確性
估算是基于口算和筆算,靈活使用估算也將促進更熟練和準確的計算。因此,在實際情況下,提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估算與現實生活情境相結合,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并教學生一些估算方法,以便于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進行估算。及時識別和糾正錯誤。當然,估算只能顯示明顯的錯誤,而估算不能代替驗算。但如果估算和驗算相結合,則會使計算做得又對又快。
四、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計算準確性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巨大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贝_實是,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不良的習慣貽害無窮。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是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1)審題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迅速的前提。第一要審數字和符號,觀察它們的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第二,要檢查運算順序,首先要計算什么,然后再計算什么。第三,要檢驗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簡便性,分析運算和數據的特點,聯系運算的性質和規(guī)律,計算是否可以通過劃分、合并、轉換等方法簡化,從而解決問題。
。2)養(yǎng)成認真計算和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清晰地表達學生的做題思路、計算方法和步驟。而涂鴉、格式混亂、粗心大意,都是造成錯誤問題的原因。
(3)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這保證了計算的正確率。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驗算習慣,不僅可以看出計算過程和結果是否正確,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嚴謹、認真的良好習慣。如果能及時發(fā)現并糾正錯誤,教師應該教學生一些常見的檢查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計等。其中,逆算法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突出計算過程中的遺漏。
(4)簡算意識。學生不僅可以正確計算,而且可以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提高計算速度和質量。在一般的計算中,學生要善于觀察每個題目的數字特征和運算符號,通過思考,合理運用運算規(guī)律,可以使用簡便算法必須使用簡便算法。
五、開展計算能力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計算教學本身存在著單調性,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枯燥無味。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在計算教學中格外重要。在教學中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是練習時間不要太長,可采取分析運算順序、口答簡單算法等不同練習形式相互穿插,從而分散計算的單調性。其次是增加一些計算故事。如走“數學迷宮”“啄木鳥醫(yī)生”等,以提高計算的趣味性。再次是適當進行競賽活動。如每學期開展計算能力的比賽,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要及時評價。對計算進步快或計算能力提高的同學及時表揚獎勵,使學生在愉快的成功體驗中繼續(xù)進步。
六、把握好算法多樣化與優(yōu)化算法的合理與靈活運用
算法多樣化提倡的就是一種探索,一種思維的創(chuàng)新。我認為最簡便又能提高正確率且好理解的算法就是優(yōu)化。優(yōu)化算法需要學生對不同算法的理解和融合。在講算法最優(yōu)化的教學中我們適時介入,引導學生比較各算法的異同,達到相互溝通和相互理解,從中尋找合理、簡便、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和適合自己的算法,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化意識。學生對算法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學生理解了,才會有選擇,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至少掌握一種算法,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同時,讓學生通過類比思考的方式產生同一類相同角度的“類方法”,促使他們更好地從不同角度思考多種的算法,就有可能在學生個體身上實現從“一”到“多”的追求,這也正是在學生個體身上實現算法真正“多樣化”的過程。
七、建立錯誤的試題庫,對課堂上典型的錯誤進行詳細的評價
教師可準備一本記錄本,每次批作業(yè)后,把學生出現的各種典型錯誤記錄下來,并從教師、學生兩個方面分析原因,不僅要分析錯誤原因和種類,還要分析各種錯誤現象所占的比例,提出解決辦法。學生也可準備一本錯題本,要求學生進行“錯誤整理”,把自己作業(yè)本、練習冊、試卷里的錯誤及時記錄在錯題本里,用簡單的話寫出錯誤的原因,并及時訂正、歸類整理。改錯題型的練習對學生是有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課堂采取小醫(yī)生找病因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取知識。改錯不能僅滿足于學生分清了錯誤原因,改正了錯誤,而且達到預防效果。
八、熟記常用數據,提高運算速度
平時練習和測試中有些個別的數出現次數比較多,學生熟記于心,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
總之,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yǎng)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和連續(xù)的過程。在教學中要減少學生計算的錯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就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特別是要做好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對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并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找出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